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张茉楠:中美两国谁才是真正的“债权国”?
2011-08-23 08:46:54 来源:新京报 作者:sam 阅读次数:1080

  中国要扭转这种被动的“负债权国”地位,必须加强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体系中的地位,同时要变中国对美国国债投资为中国对美国实体经济投资,增强国民财富效应。

  美国是具有正财富收益的债务国,而中国是具有负财富收益的债权国,中美两国谁才是真正的债权国呢?

  从收益率上看,作为国际债权大国的中国已经陷入了“斯蒂格利茨怪圈”。所谓“斯蒂格利茨怪圈”,是指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将本国企业的贸易盈余转变成官方外汇储备,并通过购买收益率很低的美国国债回流美国资本市场;而美国在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大规模接受这些“商品美元”,然后将这些“商品美元”投资在以亚洲为代表的高成长新兴市场获取高额回报。

  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看,今年一季度末,在4.39万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中,储备资产占了71%,在2.46万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负债中,外国直接投资占了62%。以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计算,我国储备资产的收益约为3%-5%,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收益平均在20%左右。按此估算,3.04万亿美元的储备资产年收益约1013亿美元,1.53万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年收益为3060亿美元,相差近3倍,凸显出我国“负债高成本、资产低收益”的窘境。

  此外,作为不成熟的债权国,中国无法以其自身货币进行放贷,因此,大量贸易顺差带来的是货币不匹配和储备资产贬值的风险。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美国,债务不但没有对其形成制约,反而成为美国维持金融霸权的工具。

  美国金融霸权体系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事实上,伴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更替,美国早已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扮演着银行资本家的角色。另外,美国通过在商品输出带动下的资本输出分享他国的贸易和投资收益,这是银行商业资本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

  根据美国经济研究局数据,美国目前持有外国资产已经高达10.4万亿美元,而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是17.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这其中的10.4万亿美元可归因于和美国的资产置换,余下的7万亿美元可归因于外国通过贸易顺差挣来的美元财富。数据显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的30年间(1973年至2004年),美国持有的外国资产平均回报率为6.82%,而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回报率只有3.50%。以目前10.4万亿美元的资产大置换规模来算,美国每年得到净收益3450亿美元。这个来自金融渠道的财富增加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渠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值。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反而成为美国资本的供给者,这种资本悖论反映出的恰恰就是全球金融分工体系严重失衡的局面。这样看来,债务或是债权并非是一国金融霸权或话语权的决定因素,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债权国的路途还十分遥远。因此,中国要扭转这种被动的“负债权国”地位,必须加强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改变外储的资产负债配置结构,变中国对美国国债投资为中国对美国实体经济投资,增强国民财富效应,才能真正提升债权国地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