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文汇报:中国享信誉 "人民币结算"时代悄然来临
2011-09-15 16:15: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sam 阅读次数:1054

  随着美国、美元、美债在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信任度的持续大幅下降,和中国贸易的国家用“人民币结算”的期望和呼声越来越高。

  东盟和金砖国家等认为:中国是贸易大国,用“人民币结算”可以提高贸易效率,降低目前汇率巨幅波动可能带给贸易各方的风险,方便相关贸易国更方便、快捷地购买到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中国的外汇储备丰富,北京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世界各国享有非常正面的信誉。“人民币结算”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中国公布了《人民币结算办法》和《实施细则》,亦为相关结算提供了保障,显示“人民币结算”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二战后,美国曾经是世界第一出口国,几乎所有国家都希望、需要从美国购买“美国制造”用于战后重建,买美国货需用美元,导致美元的需求量大增。由于当时华盛顿经济稳定、库存大量黄金抵押,“美元结算”自然成为世界贸易的唯一选择。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输出的商品远大于进口,但随后就发生了实质变化。美国长期鼓励政府和民众大量超前消费,又发动了朝鲜、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等多场战争,导致美国、美元发生了危机。

  中国现在的情况与美国二战后的情况有相似点,那就是“世界需要大批中国商品,需要人民币”。如果让持人民币的国家才能购到中国货,“人民币结算”则很快成为现实。

  被华盛顿逼出来的结果

  目前,包括欧洲、日本和金砖5国等已陷入美元陷阱而难以解脱,面对美国设置让各国陷入陷阱的横蛮政策,正纷纷努力寻找出路。日前在华盛顿上演的白宫和国会的“政治双簧”,让购有美国国债的国家可能遭受严重经济损失。持有大量美元和美国国债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手中的美元“购不到自己需要的美国高科技货品”,用各自血汗生产出来的商品换成的美元买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的美元和“废纸”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些事实说明:持有美元和美国国债的国家,实质上已经被美国无理绑架,他们必须找到新的出路和解决办法。

  面对华盛顿损人利己的货币政策,最先坐不住的是欧盟。他们经过协商于本世纪初创建了欧元,目的就是希望摆脱美元雄霸天下的现状,并期望先在欧元区的贸易中使用欧元,继而再扩展到世界各地。但由于美国千方百计的围追打压,加上自身的金融、债务出现危机,欧元的发展之路相当艰难,时常望洋兴叹。面对美元、欧元令人失望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以减少诸多汇率风险。从这个角度讲,“人民币结算”是华盛顿逼出来的结果。让人民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让购买中国商品的国家用“人民币结算”,自然成为当今热门话题。

  需要巧妙化解美国打压

  为迎接“人民币结算”时代的到来,中国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没有人民币就买不到中国商品”,中国就必须向他们提供人民币债券。中国在购买贸易伙伴国家商品的时候,也接受我们用人民币支付。华盛顿不怕北京抛美元,因为有足够多的印钞工厂;也不怕贸易巨额逆差,因为用美元就可以完全对销;但却非常惧怕世界贸易国用欧元、人民币结算。美国用美元这个工具,榨取了第三世界国家劳动人民的血汗,他们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资源,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世界上获得美国人所需要的物资。“人民币结算”需要北京巧妙化解来自美国的各种“打压和骚扰”。

    东盟是最先要求用人民币结算的地区,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928亿美元,2015年贸易额更将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目前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目前,东南亚的多个国家和中国贸易时已经使用人民币结算。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增长快速,“人民币结算”等于为双方贸易“虎上添翼”,有利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目前部分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的有俄罗斯、巴西、南非和印度等金砖5国;开始实施贸易结算的则有非洲大部分国家;欧元区和美洲等地和中国的贸易对于用人民币结算则持观望心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