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向松祚: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上策
2011-10-09 10:55:38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san 阅读次数:829

  “我们紧盯美元的政策没有错,而且得到很大益处……我讲这番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十年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表明,增加外汇储备的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汇率政策也是正确的,目前看不到有改变的必要。这两条今后还会继续对国民经济起作用,我们不要动摇,不要随随便便被人家的言论所迷惑。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我们自己要站稳立场。”

  朱镕基这番讲话的时间是2003年1月3日。谁曾料想,仅仅过了30个月又18天(也就是2005年7月21日),言犹在耳,人民币汇率政策就完全背离了他确定的原则,开始逐步而且是单边的升值,至今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5%。“为什么人民币要升值呢?”朱老2003年提出的严肃问题,仍然是今天人民币汇率政策乃至我国货币政策最严峻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答案。遗憾的是,制定和实施人民币升值政策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至今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人民币单边升值政策似乎永远是在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政策哲学指导下进行。

  2005年启动单边升值之时,希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是三个。其一,以人民币升值来降低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是美国的逆差);其二,以人民币升值来遏制通货膨胀;其三,以人民币升值来促进企业升级换代。

  6年过去了,实证的经验究竟如何呢?坦率地说,我们找不到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6年来人民币的单边升值实现了上述三大目的。首先看中美贸易逆差,2005年中美贸易逆差是1141亿美元,到2010年扩大到2731亿美元。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超过25%,中美贸易逆差增长幅度竟然达到140%!2005年,我国总体贸易顺差只有1019亿美元,伴随着人民币单边升值,贸易顺差也是一路高歌,2006年:1774亿美元;2007年:2622亿美元;2008年:2954亿美元;2009年:1960亿美元;2010年:1831亿美元。铁的数据完全否定了人民币升值的第一个理由。为什么人民币升值、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和总体顺差不减反升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推动加工贸易快速增长,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对美贸易和总体贸易顺差的最大贡献者。2008、2009、2010年加工贸易顺差分别达到2967亿、2646亿和3229亿美元。道理很简单,人民币升值让来料和配件进口更便宜,刺激加工贸易大幅度增长和相关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结论不言而喻,人民币升值对降低中美贸易不平衡没有任何作用。

  最可叹的是所谓以人民币升值来遏制通货膨胀和迫使企业升级换代。2005年人民币开始升值之时,CPI只有1.4%,哪有什么通货膨胀?到2008年7月,人民币升值幅度接近20%,CPI也急速攀升到7.8%!去年6月份我们再次启动单边升值之时,CPI还在3%左右,如今再次升值幅度超过5%,CPI却攀升到接近7%。我们需要尊重理论,更需要尊重事实。至于所谓以人民币升值来迫使企业升级换代,只要我们虚心去问问企业家,去看看许多因为汇率升值陷入经营困境、后来被迫举借高利贷并最终破产的企业,我们就知道那是多么荒谬、危害多么巨大的政策啊!当然,我多次分析指出,人民币单边升值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危害,就是让中国经济出现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和整体经济泡沫化,其深重后果正在快速显现,我们正面临至少是地区性的金融危机。

  然而,尽管我们“矢志不渝”地坚持人民币单边升值,美国人却并不买账。我看了美国国会推出的人民币汇率法案初稿,主要是两大内容。一是迫使白宫和财政部尽快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是制定了详细的制裁清单,一旦中国被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政府就必须依照法案上的清单严厉制裁中国。美国政客们这次指责中国汇率政策所用的词汇也大幅度升级,从过去的“蓄意操纵”升级为“邪恶操纵”、“非法操纵”以至“恶毒欺骗和阴谋搞垮美国”!

  人民币汇率究竟要走向何处?它关乎我国货币政策全局,关乎我国宏观调控全局,关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全局,关乎我国稳步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全局。汇率政策,国之大事,生死存亡之地,岂可轻忽?最上之策是稳定、稳定、再稳定,最下之策就是单边无限期升值。呜呼!让我们牢记朱老的谆谆教诲吧:“我们不要动摇,不要随随便便被人家的言论所迷惑。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我们自己要站稳立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