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加快农垦改革步伐 增强农垦发展活力 |
2009-05-15 16:16:02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939
|
|
目前,农业部在陕西西安召开部分垦区农垦体制改革座谈会。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新时期推进农垦改革发展,要明确改革方向,突出改革重点,加快发展进程,强化政策支持。 高鸿宾指出,农垦国有农场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过重大的作用。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在中央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垦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去年农垦经受住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农垦实现生产总值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今年一季度又继续保持了9.6%的发展速度。尤其在粮食生产上,去年,全国农垦粮食总产2422万吨,如果参与全国32个省(区、市)排序,位列第13;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100万吨,商品率高达86%以上,居全国首位。农垦在保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显示了“国家队”的重要地位和骨干作用,越来越引起各界瞩目。 高鸿宾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农垦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是带动偏远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的重要力量。农垦应该、也有能力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稳定边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农业“走出去”中发挥引领作用。农垦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继续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高鸿宾指出,当前,农垦正处在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形势很好,但也面临各种挑战。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加快农垦改革发展步伐。要明确农垦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以深化国有农场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农垦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切实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扎实推进垦区社会事业、社会保障体系和公益设施建设,加快垦区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通过改革发展,培育一批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农垦整体经济实力,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示范带动能力。 高鸿宾强调,农垦的情况比较复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垦区之间、农场之间在管理体制、自然历史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当地改革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改革和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农垦改革发展,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农垦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二是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农垦的资源、规模、科技和产业化、集团化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推动农垦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统筹兼顾、促进和谐,着力完善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垦区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确保农垦广大职工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高鸿宾指出,进一步增强农垦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改革举措、新的配套政策,要明确改革重点,加大改革力度。一是利用农垦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在稳定和完善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股份制等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组织化程度。二是根据各垦区的条件和特点,进一步推进垦区和农场的管理体制改革,下大气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问题。在体制改革上不能搞层层下放,这是对历史、对职工群众不负责任的做法。三是进一步完善农垦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将农垦职工和居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属地管理。四要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农场和职工办社会负担;加快理顺垦区公共事业建设和管理渠道,逐步解决历史欠账;加快社会公益性机构、居民点布局调整,降低管理成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