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王勇:推人民币汇率法案凸显美国经济治理黔驴技穷
2011-10-14 08:46:33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sam 阅读次数:761

  10月3日,美国参议院投票程序性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该法案将操纵汇率与贸易补贴绑定,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该提案的发起者之一,密歇根州民主党参议员斯塔比劳称,中国的汇率操纵直接影响了美国就业。按照美国的法律,美国财政部是判断哪些国家通过操纵汇率来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的机构,但有国会议员认为财政部在最近几年虽然发现了有些国家货币被低估,财政部却不愿意将一些国家视为汇率操纵者。如今,一旦人民币汇率法案生效,就意味着美国任何行业如果能够证明其因某国低估汇率而受到该国进口商品的“实质性损害”,就可以向这类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近些年来,美国极力强调用经济战略来指导美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奥巴马上台以来,对美国的经济战略又进行了所谓激进性调整。无论是美国的产业战略、贸易战略还是金融战略,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借助美元的货币霸权来充分利用世界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同时保存好自己的自然资源,维护好自身的自然环境,把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和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但目前美国失业率高企、减赤压力重重、经济复苏乏力的现实,都极大地阻碍了美国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却平稳而且较快,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预计今后10年,中国将实现年均9%的经济增速。于是,在美国眼里,中国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庞大的贸易顺差,对3年前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当前美国经济复苏放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他们认为,解决这样的贸易失衡,要靠人民币汇率重估和升值。而实际上,根据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自2001以来,美国对华贸易赤字逐年下降,但就业岗位也减少了近280万个,这就足以证明人民币汇率并非造成美中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人民币汇率是无辜的,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连连施压,就是梦想为美国经济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开路,更是在拯救美国治理经济措施方面黔驴技穷的表现。

  人民币汇改应坚定走好自己的路。

  首先,中美应建立经济互信机制。就目前而言,中美经济互补性强,互相兼容互相依赖显得更加重要。中国需要美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美国也需要中国的资金、市场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如果中美两国在经济互信中相互谦让、相互包容,经济关系就会走向更加密切。反之,在美国对中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进行制裁情况下,可能会诱发贸易战,结果只能落得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其次,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温家宝总理指出,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经济。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应密切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尤其是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

  再次,人民币汇率改革应遵循市场规律。应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或会进一步升值。但人民币汇率变动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都要遵循市场规律,还要与国内经济的发展与结构调整相适应。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理当考虑中国切身利益,中国不应也不可能为金融危机买单,也不可能为当前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买单,那种以单纯损害中国经济利益而形成的所谓平衡世界经济之举行不通。

  另外,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以说,目前乃至将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另一重要课题。只有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则维护人民币的利益才可能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事情。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不过,人民币国际化,也只会对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形成助推作用,绝对不会形成对美元的挑战。对此,美国方面应有足够的认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