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焦点新闻,共同的逻辑起点是民众对公共事务近乎“敏感”的关心:在北京,市民对于方便大家出行的“一卡通”会不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有所怀疑——尽管“输入卡号查询用户位置”并没有包括实名的信息;在深圳,市民对于地铁站安检机会不会造成辐射泄漏有所怀疑——尽管X光线行李安检机造成的辐射泄漏、空气中臭氧浓度提高“两者数值并不高”,有可能“达到豁免水平”。
不管是将偶遇的“疑似公车私用”拍图上网进行监督,还是将对出行的安全忧虑付诸公众议题,哪怕最后证明民众的忧虑是“小题大做”,是“虚惊一场”,我们都有理由给予关注与掌声。因为如果心态对头,处理得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结果一定是使公共服务得到大大优化,而不会恶化。
而综观当下,很多善意的质疑、“找茬”,经常并不能够有效地助推公共服务的优化,甚至会形成顶牛态势陷入僵局,根本原因在于“监督与被监督”双方难以秉持善意、节制的心态。监督方有时会简单地贴标签定性,把一个有待改进的问题渲染成公权力的傲慢与偏见;被监督方有时会绕开问题简单地遮丑辩驳——都“用力过猛”,偏离“公共服务优化”的靶心,最后鸡同鸭讲,各说各话。具体而言,有以下三重障碍。
第一重:“公民找茬”有时候咄咄逼人,甚至在缺少事实证据之前,以受害者心理将事情定性为最恶劣的程度,监督“用力过猛”。这些话或许有人不爱听,“公民监督是不受谴责的”,“大家有权利往最坏处想”,这都没有错,但从监督效果而言,最有效的监督一定是有事实的支撑、有智力的辨析、有综合的判断,甚至包括设身处地地换位思…………[登录后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