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马红漫:堵住数据泄密的利益缺口
2011-10-27 16:48:57 来源:新浪网 作者:sam 阅读次数:787

  统计数据泄密问题受到严查。国家保密局、最高检24日通报,去年5月以来,我国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已立案侦查6件6人。其中,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因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分别获刑5年、6年。

  在中国经济实力日渐强大的今天,统计数据屡屡遭窃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我国宏观统计数据就曾多次被境外媒体精准“预测”,尤其是2008年到今年6月期间,路透社曾7次“猜中”中国月度CPI数据,堪称业内“章鱼哥”。国家机关公信力受挫、国家经济安全遭遇威胁、证券机构等寻租者获取不当得利、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受损……当个体逐利冲动膨胀到一定程度之时,国家安危与法律道德难免被抛于脑后。

  从孙振、伍超明二人的案件剖析,他们的泄密对象都是证券行业从业人员。这些寻租者的切身利益,与CPI等经济数据息息相关,若能提前获知数据、并据此先于同行做出相关交易,获利十分诱人。恰因此,寻租者会千方百计向相关要员示好,或举办讲座、或朋友宴请,并许以高额邀请费用。结果,那些尚未公之于众的核心数据信息,便在“不经意”间被传递了出去。

  实际上,对于数据安全,我国有着一系列法规护航。保密法规定,所有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统计法也明确,“统计数据依法公布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但遗憾的是,查办泄密案件时,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立案难、处理难等问题,打击力度跟不上,犯罪成本较低。从完善法律监管的角度看,一些金融机构以贿赂方式获取统计数据,同样也应该以行贿罪论处,如此,才能够真正堵住宏观经济数据泄露的“利益缺口”。

  其实,为防止数据泄露,国家统计局从今年7月开始,调整了统计数据发布方式,比如提前了发布时间、缩小了接触涉密数据的人员和范围。然而现实问题在于,国家核心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十分庞杂,包括初始数据采集、整合、误差调整、部门信息交换等诸多环节,涉及人员众多,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保密监管的难度,也让泄密者心存侥幸。保护我国经济数据安全,强化工作人员教育、严格程序制度、事后法律惩戒,缺一不可。

  对统计数据心存敬畏,才能让统计工作尽善尽美。此次高调通报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查办情况,也在客观上凸显了统计数据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提醒更多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谨守法定职责,更需要以一种严谨履职的态度来保证数据的客观公正。官方统计的目的,是为后续政策决策服务,相关工作也应当摒弃闭门造车的思维,切实为经济发展服务。

  统计领域“蛀虫”获刑,严肃了保密法规的落实。而堵住泄密的利益漏洞、完善保密的制度藩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统计数据的重要作用,全社会、尤其是相关人员对统计工作严肃性与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