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易宪容:欧债危机是欧元内在缺陷所致 主要靠自救
2011-11-04 11:05:25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sam 阅读次数:861

  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戛纳峰会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2日接受了法国《费加罗报》的书面采访,在回答欧洲经济金融稳定形势的问题时,胡锦涛表示,近来,欧洲有关国家在主权债务问题上面临一些困难,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注意到,欧元区有关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欧方有决心、有能力、有资源解决主权债务问题。近日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出台了一些新的应对措施和思路,显示了欧洲团结协作、解决债务问题的意愿。希望这些措施有助于欧洲稳定金融市场,克服当前困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中方真诚希望看到欧元区经济和欧元保持稳定。

  在胡锦涛主席出访欧洲前,总是有不少国际上的媒体问我,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国能够做什么?基至于有记者更是直截了当,为了帮助欧洲走出当前的主权债务危机,中国可以出多少钱进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

  不过,我给他们的答案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其实是一种货币危机,是欧元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所导致的,即欧元货币信用统一性及这种信用货币担保不统一性所造成的。在这种货币体系下,一定会让经济条件差或弱的国家过度使用欧元这个统一的信用,从而让整个欧元货币信用弱化。而这些经济条件差或弱的国家,其过度使用信用货币的结果就是这些国家主权债风险上升。因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化解就得从这个角度来寻求解决的方案。

  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由于欧盟经济体内部的贸易失衡、各国产品结构不合理、内部的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其解决方法就得从内部问题入手。比如主要有三条途径:经济条件差或信用弱国家渐渐退出;或欧盟经济体内各国政府开支全面收紧,减少政府财政赤字;或建立一个对欧元统一担保的财政体系。不过,在当前欧洲各国民主政治体制下,欧盟各国希望通过政治协商来实现上述任何一个方案都是不容易的。这就是为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相当不容易解决的关键所在。

  从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中可以看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欧盟各国经济政治不协调的内部问题,如果欧盟各国领导人下决心进行协调谈判,是有能力、有资源寻求某种好的解决办法的。因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内部的问题,尽管这个内部问题通过金融市场完全外部化了。如果欧盟各国对其主权债务危机没有意愿来达到寻求好的解决办法,那么只是外在的帮助或外部努力是无济于事的。

  当然,尽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一个欧盟各国内部问题,但由于这个内部问题早就外部化,特别在金融全球化的这个大背景下,这种内部问题的外部化更是容易被放大,从而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所面临的困难不少。特别债务危机其实就是一个信用的问题,如果这种信用丧失,那么这些问题及风险更是会暴露和放大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把内部问题转化为全球的经济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来稳定欧元及欧洲金融市场,同时也是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秩序。我相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政府可能会尽量为他们提供帮助。不过,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化解,需要突破现有的各国政治制度限制,尽快达成欧盟各国的政治共识。可以说,如果不是欧洲这种民主决策机制错过了好的化解这务问题的时机,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也不会闹到今天这样大、风险这样高。

  也就是说,对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化解,首先是欧盟各国内部通过政治协商达成共识,找到好的解决办法,然后才是外部各国伸出援手的问题。而中国帮助欧洲化解主权债务危机的问题,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投资者层面。即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鼓励中国投资者进入欧洲债务市场。至于这些投资者是否进入,完全取决于企业决策,而不是政府的判断与强制。另一个是政府帮助层面。在这里既要看到欧洲化解其主权债务危机的方案与实施细则,也要衡量中国的能力。也就是说,中国对于帮助欧洲走出主权债务危机需要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及该什么。而不是冷眼旁观,或者过高的估计中国能力。

  总之,在胡锦涛主席出台G20国际会议前,给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化解的清楚思路,这对解决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十分有利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