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金融时报:中国援救欧洲需要谨慎
2011-11-04 11:15:27 来源:新华网 作者:sam 阅读次数:795

  缺钱、缺主意、缺领导力的欧元区民主国家,正争相向坐拥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求援。其它新兴国家也握有巨额外汇储备,同样是欧元区拉拢的潜在金主,但中国是欧元区的第一选择。拯救欧元区关乎中国的切身利益,因为前者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不过,欧元区领导层越来越低的信誉意味着,这一方在谈判中处于绝对的下风。

  预计中国官员将就火力已得到加强的纾困基金——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提出尖锐的问题。尽管EFSF的规模已从4400亿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但至少在最后敲定有关如何实现这一扩容的细节之前,人们还无法把这个数字当真。中国已经投资于EFSF发行的旨在纾困爱尔兰和葡萄牙的债券。进一步投资可能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因为这次用来打消债权人疑虑的抵押品更少,所投债券最终得到清偿的可能性也更小。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信用评级在升高,而欧元区整体的信用评级却在降低。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将中国的评级定为AA-(高于意大利),惠誉则将中国的评级定为A+。欧元区评级为AAA的成员国为有6个,这6个国家为EFSF提供了近三分之二的资金,但它们所背负的、为信用评级更低的成员国提供担保的责任却愈发沉重。EFSF本身的评级也是AAA,但其设立的特殊目的载体(SPV)的评级可能达不到AAA。对于从国库中掏钱来投资高度结构化的工具,中国有理由表现出谨慎,并且可能会提出一些条件。

  此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欧元区的中国方略是建立在希腊问题已得到遏制的感觉之上的。但中国官员即便从自己长期以来对历史的认识出发,也会对这一点表示怀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