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俄罗斯《专家》周刊:中国经济三大问题 房地产居首
2011-11-04 11:16:22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sam 阅读次数:818

  结构改革时不我待

  中国经济好于2008年,中国为可能爆发的第二轮世界经济危机做好了准备。可是留给中国继续进行结构改革的时间越来越少。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已经20多年,目前尚未出现任何停止发展的迹象。即便发展速度略微减缓,中国也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10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的数据。与第一季度的9.7%和第二季度的9.5%相比,第三季度的GDP增长了9.1%。看来还有可能继续放缓。据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预测,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只有7.1%。该公司香港分部的分析师估计,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瑞银集团的估计乐观一些,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的增幅应该在8%以上。

  两位数增长的时代成为过去,这或许没什么不好。中国当局努力放缓经济增速,避免经济过热,这一点众所周知,世界媒体也多次报道过。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GDP增速已不是什么思想负担,只通过GDP的变动就作出某种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不同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速上升或下降2—3个百分点也就是有利或不利结构变化的一个信号,没有其他意义。

  所有这些摆动都是在现有发展模式下出现的,而中国不会改变发展模式。然而,时间催人。瑞银集团香港分部最近发表的中国报告说:“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未来中期不可能是稳定的,中国政府也承认这一点。”再有两年,未来中期就会不知不觉变成未来近期。

  房地产仍是首要问题

  中国致命的弱点是房地产市场,近年来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瑞银集团香港分部的经济学家认为:“据我们估算,中国经济30%的终极产品正在被房地产领域吸收。”瑞银集团估计,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30%,中国经济就会“硬着陆”,该机构估计最近几年“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今年秋天,在若干大城市的个别地区,房价回落了20%—30%。不过,乐观者认为,只是在当地政府采取严厉措施遏制房地产泡沫的地方出现了降价,其他地方的房价将继续迅速上涨。今后一年半,中国政府多半会进一步努力冷却房地产市场———9月份开始大规模启动了建造廉租房计划。

  问题是,地方上可能不听中央的指令:把农业用地用于住房和工业需要所得的资金一直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减缓建设速度将极大地影响地方福利。正是这个原因使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幻影”,即没人居住、卖不出去或者以投资为目的的住宅小区。

  第二个问题是,中小企业面临缺乏流动资金的困境。与国企相关的国家大银行越来越不乐意给小型私企贷款,后者不得不在黑市上借高利贷,平均年利率甚至达到约40%。

  金融和通胀也很重要

  今年夏天,中国媒体上出现了国内非公开“地下金融中心”温州的一些公司破产的消息。由于对敲开国家银行的大门感到失望,政府开始紧锣密鼓地做驻华著名外国金融机构的工作。一家西方评级机构上海分部的专家对记者说:“如果外国银行希望扩大在中国地区的业务,而且估计不会出现问题,那么现在就可以坚决地承担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义务。”

  第三个问题是,通胀预期。中国将从便宜的国家迅速变成昂贵的国家。上海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亚于香港,考虑到汇率因素,有时甚至超过香港。人民收入的增幅往往赶不上支出增幅,就连中产阶级也感到不满。

  总而言之,目前中国对危机的准备比1997年和2008年更充分。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相比,中国拥有更大的金融“安全气囊”,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就采取了对出口滑坡进行补偿的措施。不过,2012年的危机将是最糟糕的危机(如果会爆发危机),中国将面临必须采取决定性方式来解决的问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