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亟待走出“合成谬误”陷井 |
2011-11-11 15:10:5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702
|
|
合成谬误,即对个体或局部而言是有利的决策,但对总体或整体而言却是不利的选择。在存款理财化的过程中,合成谬误的现象较为明显。 [1202]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的存款增长明显乏力。前三季度,全国人民币各项存款同比少增2.09万亿元。因此,各商业银行将加大存款营销力度作为全年经营工作的重点,普遍把扩大理财产品销售作为吸收存款的有力手段。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存在合成谬误现象,吸存效果难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1202] 部分上市银行存贷比监管指标超越75%的红线。在商业银行业务高度同质化的市场,本来是出于提高客户资金收益以实现稳定存款资金目的的理财业务,却因为同质化的竞争,使得理财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成为市场竞争下不得不为之的无奈选择。 每月末、季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与竞争处于白热化,导致的结果是在月末或季末人民币各项存款向理财产品转化。由于理财产品转化过程中,按照统计规则,部分理财资金将转化为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不在各项存款内统计,由此造成了部分上市银行存贷比指标接近或超过75%的监管红线。 理财产品业务资金成本增大。同样是因为高度同质化的理财产品市场,理财产品收益率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进入赤膊上阵的价格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