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谢国忠:畏惧破产不该成放松货币政策理由
2011-11-18 09:23:12 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sam 阅读次数:755

  中国的经济调整才刚刚开始。很多企业面临流动性紧缩问题。未来几周压力可能将会更大。很多人将会要求放松货币政策,借口就是一些企业破产将会导致失业率上升,造成社会动荡。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国正在经历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破产导致的失业将会在几个月内被吸收。

  破产是中国通胀降温,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及经济再平衡的必然结果。如果政府迫于压力实施干预,紧缩政策最终将一无所获。通胀和房地产泡沫将会成为困扰中国经济更大的怪兽。

  过多的企业采取挟持政府和银行为人质而盈利的政策。政府被迫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印钞来救助欠债的企业。这使得经济最终不可避免地发生恶性通胀。实际上,当企业进行高息借款时,恶性通胀就是其所希望看到的。

  调整开始

  缓解通胀的货币控制已经开始影响房地产行业。一些企业通过降价来提高销量。这是一个健康的信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价格泡沫,价格调整是必要的。

  还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不是通过降价销售,而是通过银行体系之外的高息借贷来苟延残喘。很可能现在买房者能够接受的房价已经低于能维持这些开发商生存的价格。因此,它们大举借债,不管利率有多高,只希望能够凭借市场复苏脱困。

  经济在今年三季度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出口萎靡以及地方政府项目和房地产开发商流动性收紧。电力消费年增长率放缓到9.8%,二季度为12.3%,一季度为12.6%。9月,电力消费年增长率下降到了8.5%。

  10月放缓可能会增速。建筑钢材价格从近来的高位下跌了约十分之一。很可能电力消费会比9月进一步放缓。放缓趋势在未来来几个月内可能会持续。

  到目前为止,放缓还是比较温和的。三季度名义GDP增长率为17.5%,二季度为17.2%,一季度为18.3%。

  虽然四季度下滑更为明显,造成了对经济硬着陆的广泛恐惧,中国经济的下滑其实是必然的,健康的,可以吸收的。一些企业在经济下行期破产是健康的。如果没有破产来清除在泡沫中积累的痼疾,经济就不可能向前发展,创造另外一个增长周期。

  尽管销量下滑,房地产开发商通过高息贷款以及供应商融资,还是支撑下来。设备,原材料供应商和建筑企业已经变成了融资来源,因其能更容易地从银行获得信贷。银行系统并没有增加对该行业的贷款。房地产行业资金短缺可能超过2万亿元。高息贷款和供应商融资目前填补了这一空档。

  破产很可能始于建筑商和建筑材料供应商开始。实际上,他们只是开发商的高息债权人,其利润更多的来自融资而不是服务。

  中国的私人企业经常互相提供贷款担保。当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很多企业都可能受到牵连,出现可怕的并发症。然而,实际资产是很容易被估值的。当一些企业破产之后,由其他企业接管其有形资产,保持经济蓬勃发展,并非难事。不应该用纳税人的钱来救助鲁莽的投机者。要减少供应商也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债权人的破产,后者必须降价以提高销售额。

  无惧破产

  温州正在发生的情况是全国其他地方将要发生的情况的序曲。企业面临的困境是由错误的财务决策,而不是由实际业务恶化所造成的。只要地方政府和银行可以尽快将实际资产转移给可以运营它们的其他公司,破产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将是很有限的。

  地方政府必须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能和拖欠债务的商人沆瀣一气,迫使银行和其他债权人以稳定的名义吸收这些损失。不能允许破产的商人保留资产。否则便无法以儆效尤。

  破产造成的下岗可以被经济相对快速地吸收。中国正面临根本性的劳动力短缺,蓝领劳动力的增加日趋停滞,而工业生产却持续快速发展。下岗工人能够迅速找到其他工作。把失业作为放松货币政策的理由,是有意误导政府和公众。

  换言之,现在正是结构调整,清理低效率企业的最佳时机。

  中国有超过2万家房地产开发商,大多数都需要信贷才能存活。如果政府想要避免其破产,就必须大规模放松货币政策,再次刺激投机性需求。如果要让所有开发商拥有足够的销售额,货币供应就要增加超过30%。通胀泛滥将不可避免。

  政府如果再次像2008年那样施以救助的话,未来就还需要更大的救助,因为价格水平会越来越高。再来一两个回合,中国必将迈入恶性通胀。如果不打破这一逻辑,中国经济就会一直处于危险的刀刃上。

  实际上,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商业模式完全有赖于恶性通胀。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尽可能通过借钱来建造设施或囤积土地,他们没有现金流偿还债务,其生存依赖于实体资产升值和货币贬值。当所有储户都看穿了这场游戏,就不愿再持有货币。这就会导致恶性通胀。

  类似的动态过程曾经在魏玛共和国期间造成德国的恶性膨胀。德国企业在“一战”期间借入大量资金。战争结束后,它们支持政府的恶性通胀来消除债务,储户因此遭受重创。随后,革命就不可避免。

  在讨论救助政策的时候,必须警惕它可能造成何种后果。一旦发生恶性通胀,革命就难以避免。

  亟待整合

  大量的货币供应以及宽松信贷,已经导致了分散型的工业发展。房地产行业就是一个例子。大多数其他行业情况与之类似,其产业结构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因为产能过剩压低利润,现金短缺的企业必须以投资的名义不断借钱来维持,形成恶性循环。

  首先,银行和地方政府必须适应并协助房地产行业整合。对于破产的开发商,银行和地方政府不应当增加信贷来使其幸存,这样只会拉长经济调整期,带来更多痛苦。正确做法是协助健康的开发商逐步接管不盈利的企业。中国不需要2万家房地产开发商,2000家就够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应当有20到30家非常大的开发商,能够从无到有,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类开发商将会帮助中国城市化进程趋于市场化,减少地方政府财务负担,提高城市化效率和质量。

  钢铁行业是另外一个例子,地方政府的保护政策使得中国庞大的钢铁行业支离破碎。这降低了中国对三大铁矿石供应巨头的议价能力。实际上,中国生产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是铁矿石价格迅速上涨的重要因素。随着钢铁行业开始下行,地方政府不应当阻止其整合。

  房价下跌的经济功能和减税类似。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是初级市场,销售所得款项通过各种方式流向政府。因此,价格水平实际上就是家庭所负担的税率。当价格下降时,就实现了从政府到家庭的收入再分配。如果房价下跌一半,就相当于对家庭收入的税率降低了10%。

  如此大幅的减税将会给消费带来极大影响。大多数潜在的房地产买家一直通过储蓄来追赶不断上涨的房价。如果价格下跌,他们就不用存那么多钱。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会刺激消费增长十分之一。

  现在的业主经历财富缩水。他们可能会减少支出,但其影响大部分局限于奢侈品消费。房地产所有权主要集中在重复的买家手中,他们倾向于购买进口奢侈品。因此,房产贬值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

  很多人,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开发商和利益集团,都强调房地产泡沫破裂对劳动力就业、建筑行业发展和地方财政的负面影响。如果把对于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纳入考虑范围。整体影响还是积极的。

  未来几周,有关经济的负面消息将会越来越多。政府放松政策的压力将会加大。如果中央政府继续全力为投机性和浪费性的固定资产投资提供货币供应,通胀将会更加严重。这种不断重复的救助,最终将会导致恶性通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