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朱伟一:欧元区三心二意 央行左右为难
2011-11-25 09:1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sam 阅读次数:816

  西班牙上周发行的10年期债券,收益率高达7%;西班牙因此而每年要为这期债券多支付18亿欧元(合24亿美元)。而对意大利来说,政府债券收益率向上浮动1%,每年就要多支付利息60亿欧元(合80亿美元)。更麻烦的是,债券收益率居高不下,不仅希腊告急,西班牙、意大利也告急,连法国都告急。欧元区大国,只剩德国还安稳,很有点独木难支的意思了。

  各路投资者闻风而动,纷纷抛售欧元区政府债券。苏格兰银行开始抛售,荷兰一些退休基金开始抛售,日本人也开始抛售——日本的资产公司(Kokusai Asset Management)就抛售了10亿意大利债券。对于欧元区的问题国家来说,发债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若是债券利息(行话“收益率”)上了7%,就很难受了。而且收益率一高,先前的投资者也会产生想法,抛售其持有的债券,进一步推高收益率,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西班牙总理坐不住了,恳请欧洲央行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法国也主张欧洲央行购入债券。但德国不同意。在默克尔总理看来,如果欧洲银行出手,势必减轻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法国等国的改革压力,不利于欧元区的根本利益。默克尔还把问题提高到了法治的高度:“按照我们对条约的理解,欧洲央行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话说得很清楚了,但女总理意犹未尽,又公开表示,“如果政治家们指望欧洲央行能够解决问题,那么他们是在自欺欺人。”用词还算客气,但实际上是告诉各方不要再白日做梦。德国人就认一个死理:欧元区那些好逸恶劳的国家必须经受考验;货币不能宽松,大萧条年代的通货膨胀危机再也不能重演。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却并不这样看,在他们眼里,有关条约并不限制欧洲央行购买欧元区国家的债券。

  这就难为欧洲央行行长了。

  欧洲央行新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表示,按德国的既定方针办,不会大规模收购债券。到11月初,欧洲银行购入的欧元区国家的债券总额为2520亿美元,而美联储已购入了2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券。按照其章程,欧洲央行只有遏制通货膨胀一个目的。而美联储是两手硬,既要遏制通胀,又要创造就业,即要在两个相矛盾的中间走钢丝,当权者也就有了较大回旋余地。

  不过,欧洲央行到底也不能完全见死不救,已悄悄入市,收购欧元区政府债券。按照欧洲央行的规定,不得向欧元区国家直接购买其债券,但是可以在市场上购入其债券。欧洲央行购入意大利债券托市,但效果并不明显。要让市场有信心,欧洲央行就必须明确无误地向世人宣布,欧洲央行誓为欧元区国家的坚强后盾,为所有欧元区国家的债务无条件担保。但欧洲央行不肯松这个口。

  说起来,这都是经济问题,其实更是政治决定。而政治,决定了欧元区之外的国家爱莫能助。欧债危机,很像大户人家的家庭危机。财主离婚还是不离婚,财主夫妻之间和妻妾之间闹矛盾,那绝不是穷街坊可以帮忙解决的,穷街坊愿意出钱也帮不了忙。欧债危机不是天灾,是人祸;人祸不好救。

  只是,欧元区国家不愿承担亏损,不愿冒亏损的风险,不愿央行出手,所以还是不死心,还想在欧元区外寻找冤大头。美联储通过滥印美元为美国的银行输血打气,并且购入银行的大量有毒资产。作为国际货币,欧元远没有美元强,欧洲央行就无法通过滥印欧元水淹七军,若是真滥印欧元,那必定先淹欧元区国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就说,还是要靠欧元区救助资金,欧元区领导还是要在这方面想办法。情急之下,欧元区的政客们要推什么救助基金,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元区的国家认购基金份额。

  早些时候,日本购入欧元区救助基金,但现在不肯出手了,既是悔不当初,还想拖上垫背的。亚洲开发银行公开呼吁,中国和印度应当出钱帮助欧元区国家。怪了,德国、法国和欧盟都没有公开要求中国和印度救助欧元区,亚行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不为别的,就因为亚行掌门人一直是日本人(世界银行由美国人掌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欧洲人掌门,而亚行就由日本人掌门),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这种呼吁,说穿了,还是希望中国出钱;印度外汇远不如中国多。可资本市场险恶得很,现在不要说救人,自保都难。正如林黛玉“葬花辞”所云:“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国际上一些对冲高手已发话,日本是他们下一个对冲目标。日本债务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00%,很可能是继欧元区之后的又一个重灾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