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大公报:楼市寒潮袭来 内地房企“过冬”各显神通
2011-11-25 09:20:45 来源:大公报 作者:sam 阅读次数:859

  楼市交投冷清及房价的持续下行,使即将面临年关的内地房企有些招架不住。受资金链紧张影响,部分房企甚至已开始采取“以房抵债”的做法度过“楼市寒冬”。虽然开发商们早已有“御寒”的准备,但他们“见招拆招”的能力和效果仍待观察。

  房价会大幅下跌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业者和专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随着近来内地楼市的交投冷清,素来“唱空”内地楼市的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再一次对该问题进行了回应。他甚至直言,现时高房价是由诸多因素迭加的结果,并称“房地产进入一个大幅度下降的时代是不可避免的,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现在已经开始破了”。我们姑且不去探讨谢先生的判断是否正确,看看那些房企最近来的表现,便能从当下楼市中管中窥豹探其究竟。事实上,楼市并不总能保持激情四溢的状态,面对楼市寒潮,开发商在应对时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近来内地有房企打出了“以房抵债”的牌,虽然这仅是个别现象,但房企的艰难由此可见一斑。遥想当年楼市火爆时代,房子只涨不跌,每当房企遭遇资金紧张,他们情愿“借钱”亦不会“以房抵债”,如今“可借之钱越来越少”,连房企自身对中长期房价预期发生了改变。

  如果说“以房抵债”是“下下策”,那“拓展融资渠道”可谓是房企御寒的“上上签”。中原地产集团某分析人士在与记者闲聊时说,更多房企将视线转向民间借贷融资,“但这仅是缓兵之计,房企毕竟还需大量‘去存货套现’方能保证楼市良性循环”。

  除了上述两大策略,“控制推盘节奏”也被个别“土地成本较高,房价下降空间有限”的房企频频使用。这边厢,部分热销户型与项目借助“降价”迅速“跑量”回笼资金;那边厢,部分限购楼盘则通过“减缓开发进度”来达到推迟入市时间的目的。更有甚者,还凭借“向购房者预收20、30万‘诚意金’”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从目前市场现实看,促销降价也是房企们惯用的“锦囊妙计”,但凡某楼盘削价幅度超过15%甚至20%,便会“卖气”大增;不过,也有胆小的房企们不敢随意大幅降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