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高”治本之策在于管办分开 |
2011-11-25 15:41: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686
|
|
药价畸高一直为社会各界所诟病。对于其成因,不少人认为中间环节过多是关键所在,近日央视关于一些常用药品从出厂到医院中间利润超过500%、最高达到6500%以上的报道更令人认为中间环节过多是药价畸高的罪魁祸首。 [1202] 然而,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看,商品的最终售价是取决于供求关系和该产品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而非中间环节。如果所谓的“中间环节过多导致药价畸高”的立论和逻辑成立,商人获利岂非通过简单的层层加价转手即可实现? [120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药品流通由国有四级批发网络即医药公司专营垄断,从而实际上掌握着药品的定价权。再加上当时的制药厂都是国企,产品多为普药,价格低廉,所以尽管当时的医院药品也实行批零加价,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药价过高的现象。而在目前的药品生产销售体制中,公立医院无疑处于关键地位。据统计,2009年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占70%,药店销售仅占27%,亦即药品最终的消费取决于占市场份额70%的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医生手上开处方的那支笔。 通过三十年来的经济改革,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急剧扩大,但与之对应的供给却增长不多。统计数据显示,1980-2007年期间,卫生总费用增长了77倍,个人卫生开支增长了167倍,而同期医院数只增加了100.48%,总床位数和医生也只分别增加了69.43%、74.55%。 在此医疗服务供需失衡和公立医院垄断药品零售的背景下,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为业内所默守的药品零售价格固定加成率,即西药和中成药在购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