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国信研究 >> 预测 >> 文章页
“药价虚高”治本之策在于管办分开
2011-11-25 15:41: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686

  药价畸高一直为社会各界所诟病。对于其成因,不少人认为中间环节过多是关键所在,近日央视关于一些常用药品从出厂到医院中间利润超过500%、最高达到6500%以上的报道更令人认为中间环节过多是药价畸高的罪魁祸首。 [1202]
  然而,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看,商品的最终售价是取决于供求关系和该产品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而非中间环节。如果所谓的“中间环节过多导致药价畸高”的立论和逻辑成立,商人获利岂非通过简单的层层加价转手即可实现? [120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药品流通由国有四级批发网络即医药公司专营垄断,从而实际上掌握着药品的定价权。再加上当时的制药厂都是国企,产品多为普药,价格低廉,所以尽管当时的医院药品也实行批零加价,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药价过高的现象。而在目前的药品生产销售体制中,公立医院无疑处于关键地位。据统计,2009年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占70%,药店销售仅占27%,亦即药品最终的消费取决于占市场份额70%的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医生手上开处方的那支笔。
  通过三十年来的经济改革,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急剧扩大,但与之对应的供给却增长不多。统计数据显示,1980-2007年期间,卫生总费用增长了77倍,个人卫生开支增长了167倍,而同期医院数只增加了100.48%,总床位数和医生也只分别增加了69.43%、74.55%。
  在此医疗服务供需失衡和公立医院垄断药品零售的背景下,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为业内所默守的药品零售价格固定加成率,即西药和中成药在购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