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向松祚:世界经济已进入漫长痛苦调整期
2011-12-08 10:33:27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sam 阅读次数:806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调整时期。发达国家不得不进行漫长和痛苦的调整,新兴市场国家也不例外。

  从货币金融层面看,欧元区面临三大相互加强的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信心危机。尽管狭义的债务危机目前依然局限于南欧国家(以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最为突出),然而,假若希腊和意大利的债务危机不能尽快得到遏制,法国乃至德国都可能被拖入泥潭。近几周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收益率急剧飙升到7%以上,直接触发国际投资者对法国和德国主权信用的“不愉快联想”,法国主权信用级别被下调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德国身为欧元区货币信用和整体经济的“定海神针”,如果出现风雨飘摇之势,欧元区这艘“泰坦尼克号”大船就真的有可能触礁毁灭。

  银行危机是欧元区面临的另一个紧迫问题。过去数月来,欧元区银行股票平均下降幅度超过50%,个别股票下降幅度超过60%,不仅拖累世界各国银行股票齐声下挫,而且直接动摇了全球股市和所有金融市场之信心。许多金融机构和投资基金因全球股市暴跌蒙受巨大损失,不得不抛售黄金和其他国家资产以弥补亏损,此所以最近黄金价格剧烈波动和下行,此所以包括中国在内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资本外流(中国外汇管理局外汇占款首度出现明显下降)。

  被迫减记希腊债务50%,已经让欧元区尤其是法国银行承受巨额损失。如果希腊不能迅速稳定债务困局,如果希腊真的宣布破产,如果意大利和西班牙亦无法按时还债,欧元区银行体系将再次迎来地震般的灾难性冲击,不排除某几家银行破产倒闭或被迫接受政府托管之局面。欧元区极有可能上演“雷曼破产”式的危机,恰如一把达摩克里斯剑悬在欧元区政商界领袖和所有人的头顶之上,时刻令人心惊肉跳。

  最麻烦的还是信心危机。信心危机首先源自欧元区各国政府对债务危机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没有及时制定应对各种可能情形的妥善之策。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连续倒台,新政府能否重整国人信心,赢得外部信任和帮助,尚在未定之天。法国萨科奇民意支持率本来不高,原本寄希望戛纳峰会大展宏图,赢得国内外一片赞扬,谁知帕潘德里欧意外搅局,差一点儿让戛纳峰会无疾而终。既要应对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又要备战明年大选,萨科奇要赢得法国人的全力支持,绝非易事。作为欧元区最重要的领导人,默克尔处理债务危机的能力和表现也普遍遭到质疑。当然,最要命的信心危机还是欧元区人民对债务危机挽救方案普遍不满。饱受危机的南欧诸国人民不愿意节衣缩食,共度时艰;有能力救助债务危机的北欧各国人民又不再愿意慷慨解囊。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信心危机三者相互强化,形成恶性循环。

  当我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欧债危机之时,千万不要忘记美债危机和日本债务问题。长期来看,美国国债是一个更加麻烦和重要的问题。11月22日凌晨传来消息,美国国会两党负责制定赤字削减计划的“超级委员会”没有就赤字削减方案达成协议,充分说明美国政界难以形成解决赤字和债务问题的基本共识。美债问题与欧债危机一样走向长期化,成为拖累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一个“顽症”。日本国债长期居高不下,早已是举世皆知的事实,只不过日本债务结构特殊(几乎全部是内债),没有酿成债务危机,人们就视而不见了。

  发达国家普遍的高赤字、高债务、高杠杆、高消费模式无法持续下去,需要进行痛苦而长期的调整,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去杠杆化”,就是要降低生活水平,就是要勒紧裤腰带,开始过苦日子,天上掉馅饼和寅吃卯粮的好时光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即使他们不愿意主动调整,市场力量也会迫使他们调整。最让人头痛的是,高赤字和高债务让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捉襟见肘,左右为难,他们手中的政策“弹药”似乎已经用光了,黔驴技穷,无可奈何。

  发达国家开始痛苦长期的调整,新兴市场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很大程度上,新兴市场国家的调整或许还要艰难和痛苦得多,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每一个新兴市场国家都应对未来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