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中通社:人民币连续跌停 专家称不存在标志性意义
2011-12-08 10:38:06 来源:中新网 作者:sam 阅读次数:799

  12月1日至2日两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触及跌停。除了在2009年9月份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出现过小幅下跌以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人民币一直保持着连续单边升值的趋势。前两个交易日的连续跌停,也因此被外界解读为人民币遇到的“罕见现象”。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升值突遭逆转,“热钱”撤离是主要原因。分析指出,由于欧债危机及美国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一些在国内获利丰厚的外资,为了挽救本国经济,选择阶段性撤离,这些热钱的回撤使得人民币“价格”出现回调。另外,一些国外大投行“唱空”的言论,也使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

  而与此同时,另一种观点认为,此次跌停更多源于央行为应对二次探底而采取的临时性政策。在接受中通社记者采访时,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邹鸿鸣表示,投资资本的进入与流出并不会过多影响到人民币的大幅涨跌。

  “有资金流出是肯定的,但它却很难从内地市场通过人民币换成美元流出去。香港有一部分海外资本,但如果是大规模的海外撤退,这可以从香港的股市中看出端倪。而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B股的下跌而已,而B股市场是很小的。从这些迹象来看,资金撤出并不是人民币跌停的主因。”邹鸿鸣说。

  有说法称,人民币近两日的跌停是人民币进入贬值信道的信号。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此次人民币跌停属于市场正常状况,并不存在标志性的意义。“对于跌停问题不要过多去解释,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一直不跌才有问题。”

  邹鸿鸣也表示,以这样的波动来说,很难判断人民币是否会进入贬值通道。“我个人判断,未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仍会以稳定为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