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德媒每日新闻:中国对欧洲投资转向“造血”
2011-12-16 15:26:41 来源:环球网 作者:sam 阅读次数:1055

  如果您还指望中国人在欧元危机中出手相救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尽管他们在欧洲不断投资,但对购买欧元国债没有兴趣。中国人的新战略从对科隆附近的贝德堡工业区的考察中可见一斑。

  贝德堡市长科特先生或许可以告诉那些布鲁塞尔的欧元救世主们,为什么中国人在他们那里购买国债举棋不定。在距他办公室不远的贝德堡工业区内,中国人在德国投资的“未来”已清晰可见:中国三一重工在过去两年建起一座巨型工厂。科特先生说,这将为该市2.5万名市民在未来5年提供600个就业岗位,并可能为当地创造数百万欧元的财政收入。这也将帮助中国投资者打开直接进入欧洲市场的通道,通过那里的德国工程师和技工获得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我们可将三一重工建厂看作一个信号,一个中国人对在欧洲未来投资态度转变的信号,即远离国债,而进入购买、设立企业以及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领域。这是一个新的“行军方向”,是北京自今年年初以来强调的。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欧洲经济需要钱作为新鲜血液,但中国不想把钱都用于给欧洲“输血”上,而更应用于通过投资来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上。

  这意味着什么?在东欧的保加利亚,今年将有一个至少年产5万辆汽车的中国汽车厂开业,供应欧洲市场。而在德国,究竟有多少中国直接投资项目已经上马实施实难统计。即便是英国,也需要基础设施方面的更多投资,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楼继伟11月对《金融时报》说过这样的话。

  北京虽然对疲软的欧元没有兴趣,但人们几乎可以断定:欧元危机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中国就越有利。借欧洲危机,中国不仅将在国际上获得更广泛的政治影响力,而且通过中投等的长期投资也能扩大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