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叶檀:地方债务风险摇摇欲坠
2011-12-22 16:42:5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sam 阅读次数:852

  硕大的地方债务风险摇摇欲坠,以新债还旧债的化解债务办法,没有触及市场化的根本。

  彭博社的报道,使投资者重新开始担心城投债风险。报道认为,城投债规模被低估。根据城投债募集说明书,对231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截至今年12月10日的债务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发现,231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总额为3.96万亿元 (折合6220亿美元),规模超过欧元区救助基金EFSF,其中大部分债务的债权人是银行。而根据审计署今年6月的统计数据,中国共有6576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总额4.97万亿元,约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10.7万亿元的一半。这意味着彭博调研的231家公司(数目约占全中国的2%)负债额占全国6576家公司债务总额的3/4以上。彭博分析称,这意味着官方发布的数据有可能远远低估了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资料显示,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项目融资中85%以上靠银行贷款,其他靠企业贷款及发行银信政的理财产品。这说明,未来银行坏账风险以及城投债投资风险极大。

  庞大的地方与企业债务,是压在中国债券市场头顶的堰塞湖。

  城投债已经历了一波信心危机。今年截至9月29日的一周,除国债以外的绝大部分债券都经历了一轮断崖式杀跌,城投债跌势尤甚。当周中国两市跌幅榜前10只债券跌幅均在10%以上,其中由云南省红河州、楚雄州城投公司发行的 “10红投02债”、“10楚雄债”分别以高达13.1%、12.3%的周跌幅领跌市场。当时的城投债下行是由于货币紧缩、抵押品价值下降、债券市场去杠杆化、市场失去信心所致。

  解决债务风险的办法有三个,或者是债务展期,或者是以新还旧,走投无路之际只能债务重组。

  显示债务状况恶化的债务展期风声鹤唳。12月19日,有报道称,包括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下称湖南高速)、广东交通集团在内的11家省级政府平台公司正在延迟支付贷款利息,这一规模高达301.6亿元人民币。这一消息未经证实,但《21世纪经济报道》从湖南高速的个案印证了某些城投债信用恶化的趋势。

  12月16日,中诚信国际给出的评级跟踪报告称,湖南高速债务规模和负债水平均处于历史高位,截至9月底,该公司资产总额已达到1824.45亿元,比2010年底增长约20%;同时,公司总债务高达1334.30亿元,与2010年和2009年底相比分别增长14.17%和69.90%。更糟的是,湖南高速今年经营现金流明显恶化,偿债能力下降。湖南高速最新发行的16.6亿元的短期融资券中,有15亿元用来偿还银行贷款,从侧面说明现金流极其紧张。

  年底,包括城投债在内的债券发行加速,说明为保持基本项目,为防止债务链条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崩溃,有关方面开始放松城投债发行。

  据中金公司统计,11月以来城投债累计发行只数达到22只,发行量达到281亿元,截至12月17日的一周,发行达到7只,总金额68亿元。

  城投公司的偿债能力堪忧,尤其是投资收益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城投债。12月21日,《甘肃日报》报道二期城投债的顺利发行时指出,从2006年至今,兰州城投公司每年的融资规模均超过了 “十五”期间5年融资的总和:截至2011年12月,公司以银行借款、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共融资330多亿元,这与该公司总资产几乎相当,而该公司的主要资产之一是土地。同样是《甘肃日报》报道:2005年公司改制之前,兰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只有十多亩储备土地,几乎没有土地出让收入。公司改制后,兰州城投公司建立了全市土地统一储备、统一供应的 “大储备”机制,共储备土地40000多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超过了100亿元。试问,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行,土地财富输送链条被切断,以城投债8%左右的融资成本,该公司如何偿还?未来3年,地方平台贷款集中到期,中国城投债何去何从?

  为了保障民生,为了保障重点工程,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势在必行。但目前的城投债模式正在酝酿巨大风险,难以为继,以此模式发展下去,唯一的出路是通过通胀赖掉债务。

  此时,只有改变思路,要让肥胖硕大的城投债瘦身,必须与急需寻找出路的民间资金结合,使民间资金最大规模地介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让民资拥有管理权、分红权,以市场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潜藏的债务危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