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邓聿文:铁路改革不能再拖了
2011-12-29 15:40:3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sam 阅读次数:812

  12月25日,有两条关于铁路的新闻上了各大网站的首页:一条是铁道部长盛光祖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将试水政企分开,加快铁道部职能转变;另一条是地方官员密集拜会铁道部,请求保留铁路建设项目。这两条新闻出现在同一天 ,让人格外感觉到铁路改革的重要和紧迫。

  地方官员之所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密集拜会铁道部,一大背景是明年的铁路建设投资同比减少了2000亿元,减幅达到1/3以上,这对很多指望铁路建设拉动地方GDP增长的省份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坏消息。众所周知,金融危机以来,中国GDP保持较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铁路投资出现了大跃进,众多地方纷纷伸手要铁路项目,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国务院作出了压缩铁路建设投资规模的决定。由于铁路建设的具体规划权掌握在铁道部,因此,努力游说铁道部,保留本地铁路建设项目,就成了很多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地方官员“跑部钱进”的动力,根子在于中央各部的计划和投资审批权。

  不过,相对于其他部委,铁道部还拥有本属于市场主体的很多权力,如调度权和铁路收入的统收统支权。如果说,计划和投资审批权过大是中国各部门具有的通病的话,那么,铁道部还是一个高度政企不分的行政垄断企业。换言之,铁道部是将行政管理权和市场经营权合二为一的这么一个机构。这在中国的各大部委中,相当罕见。

  上述两种权力都需要改革。但与计划和投资审批权相比,政企不分的问题尤需要优先解决。因为这种政企合一的体制必然会导致政府与企业间的权责边界不清,造成铁路投资体制单一,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其中,行业内不存在相互竞争,企业普遍缺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动力等问题。这也就是盛光祖为什么要再三强调转变铁道部职能的原因。

  当然,如何改是另一问题,但不能不改。鉴于铁路所具有的自然垄断性质和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不宜用一般国企改革思路去改革铁路体制,但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国家给予铁路垄断地位,乃出于公益性的考虑,不是让它与民争利的。因此,不管铁路具体的改革如何进行,打破政企合一、政资合一的体制这个方向不能动摇。

  要打破铁路系统长期形成的行政性垄断,铁道部首先须与各铁路局、铁路公司脱钩,并将行政管理和资本管理分开,成为纯粹的监管部门,同时让后者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使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法人。只有这样,地方铁路局、铁路公司作为铁路企业才有动力引入社会资本,改造为多元主体共同出资的股份公司,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有了独立的资本管理,铁道部也可以专司市场准入、技术、安全性标准等监管,提高铁路的服务水平。

  像其他改革一样,中国铁路的改革,并不缺大的思路和方向,缺少的是改革的勇气和决心。现在铁道部提出明年试水政企分开,虽然还仅仅是“试水”,但总算触及实质性问题,因而值得期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