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银胜:依靠高科技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 |
2009-05-25 10:25:3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1048
|
|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与12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很不同,而危机爆发的原因和传导路径不同,决定了全球解决危机的路径和着力点也各不相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会议要求发挥科学技术在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这明确提出了走出危机的方向:新技术革命,通过新技术革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最终达到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双重复苏的目的。 笔者认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选择,很大程度上是由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国内外特殊环境决定的。 当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国际投机资金大量进入以泰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国家,大肆投机这些国家以地产和股票为表现形式的资产,进一步吹大了其资产价格泡沫;第二、受国内资产价格快速上升影响,以泰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前期依靠低价竞争的出口优势逐步丧失,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出口创汇能力;第三、国际投机资金在获取巨额投机收益之后,突然大量撤离,致使资产价格泡沫快速破灭。上述原因决定了解决亚洲金融危机的路径在于两点,或通过向金融市场注资实现金融稳定;或通过重构全球贸易新格局,最终实现全球贸易的新均衡。历史表明,美元与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的崛起,都是成功解决亚洲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 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传导路径来看,其主要表现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直接导致房价下跌——>房价预期发生逆转导致次贷危机——>最终演化成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爆发的信息技术革命拉动经济效应趋弱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最终解决此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在于世界必须在实体经济领域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实体经济的复苏带动金融复苏。而从当今全球产业格局分析,高科技产业是一国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崛起的必由之路。换而言之,只有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我们才能在未来新技术革命中抓住机遇,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赶超。 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国内环境不同,决定了中国解决此轮危机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就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国内环境差异而言,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国民经济总体实力不同,决定了国家对于危机的承受能力不同和产业发展导向的不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1176.6亿元(1996年数据);经过12年发展,即使受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冲击, 2008年我国GDP总量仍然达到300670亿元,是1996年4.22倍。我国总体经济实体快速提升,为政府有效地应对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物质保证,为通过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走出危机提供了物质保证;第二,两次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程度不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899.0亿美元,占GDP的33.9%,其中出口为1510.6亿美元,占GDP的17.67%(1996年数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亿美元,占GDP的58.1%,其中出口14285亿美元,占GDP的32.4%(2008年数据)。 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全面提升,这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大增加了。从出口贸易结构看,1997年时,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产品为代表的基本消费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鉴于这些出口贸易品所呈现出的消费刚性特征,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不仅如此,在我国廉价劳动力成本及低资源价格共同影响下,一些外资企业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过程中开始逐步向中国转移相关产业,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外产业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最终确立了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地位。随着我国全球制造中心地位的确立,在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大规模出口和以钢铁、化工为代表的、以适应美国房地产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大量出口共同影响下,亚洲金融危机之初,我国贸易顺差便出现爆发式增长。就此而言,1997年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出现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时间拐点,开辟了中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新纪元。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虽然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基本贸易品由于其消费的刚性特征,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但从其他出口产品来看,一方面受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影响,一些与美国房地产需求密切相关的产品如钢铁、化工等产品出口大幅回落;另一方面,进入2009年以后, 在全球金融危机波及效应下,以机电设备为表现形式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速开始呈现负增长。由于机电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较大,而目前从事机电产品出口的企业多数为外资或合资公司,在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制造业成本逐步提高双重压力下,这些企业是否会将机电制造产业转移到相对成本更低的国家? 我国是否会像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亚洲四小龙那些国家一样,出现跨国公司产业大规模外移现象? 值得密切关注。 我国对外贸易目前所面临的现实情况,要求在此轮宏观调控过程中,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出口贸易的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最终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日益提高背景下,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可以增强中国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最终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使我国有效地应对和克服危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