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7日在京开幕,会议将总结2011年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大公报记者就明年农业发展形势采访了多名农业问题专家,他们表示,明年农村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不仅可以令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更可以让贫困地区农民尽早脱贫。
明年财政支农仍将扩大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室主任党国英指出,决策层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具有普遍共识,而每次会议后形成的农村一号文件均会给农业发展带来利好。他预计,明年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仍会继续加大。
党国英指出,目前全国农业的形势是农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但在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在高位动荡的背景下,一旦价格下跌,国内农产品加工商将大规模采购进口农产品,从而给农业带来更大打击。党国英表示,为了尽快提高农业竞争力,需在保护优质耕地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并发展农业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推广农村专业性合作社
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严瑞珍表示,加强农村科技可以改变农民贫困面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严瑞珍建议,在基层推广专业性合作社是农业科技下乡的重要路径。
严瑞珍说,“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破坏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问题,而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则可以有效减少粗放式农耕对环境的影响。”此外,他又强调,现时大部分农民都从事自然经济,农业科技可以令其过渡到商品经济,从而实现脱贫目标。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指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是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四大内涵。其中,成果创新不足是当前农村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王济民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央对农业科研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农业科技整体支撑能力仍有待增强。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成果转化层面,王济民称,只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令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因此,成果转化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反之亦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各个农业科研环节均需要在成果转化阶段紧密合作,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产学研脱节的问题。”
至于如何做到技术推广,王济民认为,建立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简便可行的方式。与此同时,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亦可以引入风险投资等资本工具,通过成立农业科技孵化公司促进技术有点到面扩散。此外,在农业科技服务层面,他建议,基层政府建立长效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并重点选派科研人员下基层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