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失衡祸起信用评级垄断 |
2011-12-30 15:15: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524
|
|
目前评级系统对宏观经济起到了顺周期作用,不仅造成波动加大,其事后调整的评级也扩大了事态恶化发展,中国应该减少对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 [1202] 从某种程度而言,信用资本的力量早已超越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成为全球资本定价中心。评级机构的信用垄断不仅加剧了全球信用资源在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分配失衡,也成为一次又一次危机隐性推手。 [1202] 多年来,发达国家均享受全球最高的信用评级,因此融资成本和违约成本相当低廉,这加剧了发达国家债务的过度积累,直至酿成危机。 眼下,欧债危机骤然升级,一边是欧洲国家频频救火,另一边是所谓权威的信用评级煽风点火。美国信用资本的绝对垄断,不仅让欧洲在与美国债务资源争夺战中败下阵来,也让全球债权国与债务国的金融失衡变得越来越严重。 近三十年来,信用越来越成为全球资本流动、贸易流动、商品流动以及债权债务信贷资源配置的基石。拥有强大的信用资本成为强国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志。但是拥有评价信用资本的资格、拥有信用评级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比拥有信用资本本身更重要。 从一定意义上说,信用体系已经成为指引全球经济体系运行的风向标,而以美国为主导的信用体系更成为全球价值体系的中枢。 美国既是信用评级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信用评级标准的建立者。美国信用评级走过百年历史,从早期的市场选择和先天优势到后来的政府推动,信用评级机构对全球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信用资源占有的失衡,也加剧了信用评级对全球金融资源的垄断。根据美国证监会2008年对NRSROs审查的年度报告,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垄断了全球95%的评级业务和全球政府债券市场99%的评级份额,评价的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