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简历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河北省馆陶县29岁代县长闫宁事件有了新进展——闫宁“因病”要求辞去现任的馆陶县委副书记、政府代县长职务,河北省邯郸市外宣局证实此事属实。
闫宁从包村干部做起,20出头当上副科级,三年内四次升迁,有望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县长。然而,升职过快,加之被指学历造假,导致舆论对其质疑层出不穷,值此敏感时刻,闫宁突然又“自愿辞职”,更为此事平添几多疑云。
不过,闫宁的辞职不能为“简历事件”画上句号。一个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在一县之中位高权重,但闫宁却不明不白“正常破格提拔”上去了,刚上任3个月,又不明不白去职,一来一去,不仅缺乏透明,甚至让人有种儿戏之感。
公众不明白,闫宁因病辞职为何来得这么巧,也不明白,一个29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何会因“身体原因”,连前程似锦的仕途也甘愿放弃。对此,馆陶县有关方面应给公众详细的回应,毕竟,闫宁的“病情”已非单纯的个人隐私,关乎干部任用制度的公信力。而且,即便闫宁辞职,人们对于“正常破格提拔”的追问和调查恐怕也难以戛然而止。破格提拔、不拘一格选人才本无可厚非,可非但闫宁破格的理由不见公布,甚至其简历竟一度成了“机密”,这教人如何心服口服。
按干部选拔制度,闫宁每一次破格提拔,之前须公示,这样的公示是如何进行的?公示有没有引起议论和质疑?相关部门又是如何对待这些议论和质疑的?人们都不得而知,但从“简历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看,相关公示程序并没有起到公开信息、厘清疑点、平息异议的效果,而这,正暴露出各地干部公示的弊病。
其一,公示的范围各地不一,报纸、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