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三大预警”折射经济疲软 |
2012-01-06 16:17: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860
|
|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成为2012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此,须审慎关注经济运行中的预警信号和潜在风险,适时采取应对之策,以确保“稳中求进”的步伐不受侵扰。其中,近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系列预警信号,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1202] 当前就业市场至少已经出现三方面预警信号:求人倍率拐头向下、民营和外资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就业弹性系数较高的制造业明显收缩等。 [1202] 求人倍率2011年第3季度以来首次下降。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它可以较为准确及时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根据最新数据,2011年3季度的求人倍率已从上季度的1.07下滑至1.04,这是自2010年3季度以来首次下降。这一状况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已开始受到经济减速的影响。考虑到就业市场表现一般滞后于经济运行,且季度经济增速已连续3个季度同比下滑,就业市场未来进一步走弱存在较大可能。 私营及外资企业用人需求下降明显。私营及外资企业是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就业增速最快的企业类型,2010年二者就业人数占比达到24%。但2011年以来尤其是近期来看,这类企业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与上季度相比,2011年3季度私营企业用人需求下降了2.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了19.9%,外商投资企业下降了5.2%。私营企业就业早已受到冲击,年均就业人员增速已连续两年处于10%以下,上一次出现10%以下增长还要追溯到1999年;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考虑到近期人民币升值趋势放缓,可能造成外资回流,将继续恶化该类企业的就业需求。 就业弹性较高的制造业收缩明显。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约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0%,且就业弹性最大,2010年为0.292,高于第三产业的0.191。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就业人数占16%~17%。但是,近期制造业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制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