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尹中立:全国性房价下降趋势开始形成
2012-02-24 08:53:5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sam 阅读次数:732

  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1月份的房价统计数据。在笔者看来,这些数据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全国性的房地产价格下降趋势已经初步形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房价格全部停止上涨,其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8个,持平的城市有22个;二手房价格的趋势和新房类似,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4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还有5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是上涨的,这些都是一些三线城市,而且涨幅都不足0.1%。

  自2010年初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以来,出现全国性的房价普降还是第一次,观察到此现象对于股市或楼市投资者来说意义重大。要理解其中的意义,需要从2010年开始说起。

  2010年,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三次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全年的房地产销售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房地产价格十分坚挺。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看,因为销售状况良好,资金很充裕,因此面对政府的政策调控依然敢于积极拿地。于是,我们看到了比较矛盾的情形:一边是政府不断地出台打压房地产的政策,一边是市场持续的繁荣。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心里也十分纠结,面对打压房地产的政策密集出台,当然不敢多配房地产行业的股票,但房地产龙头公司的业绩却相当出色。

  2011年的情况开始有些变化,随着一线城市和部分二、三线城市实行了限购政策,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实现限购的城市出现了交易量的明显萎缩,但没有实行限购的城市出现了补涨的行情。从总体上看,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表现依然不差,虽然交易量的增长速度出现放缓的现象,但还是实现了9%的增长,与GDP保持同步,价格同样是稳中有升。

  经过2010年和2011年的几番折腾之后,很多观察认识开始认为现阶段中国的住房需求十分旺盛,无论政策怎么打压,房地产市场都不会出现交易量的大幅度下跌,更不会出现价格的快速下跌。很多人预期,不管政策如何收紧,2012年的房地产销售还会有10%的增长,房地产投资也会有15%左右的增长。在此预期和判断下,政策取向是可想而知的,即“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笔者的观察和判断,与上述主流的看法有较大的差异。笔者认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并非“刚性需求”占主导,投机资本占的比重相当大,一旦价格拐点的预期形成,则市场的交易量会大幅度萎缩,价格也会随之出现快速的下跌,在此背景下,房地产投资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笔者认为,房地产市场在去年第三季度已经开始出现价格拐点的信号,其表现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房地产交易量的快速下跌和交易价格的松动。在2011年9月份之前,交易量的萎缩主要表现在实行限购的城市,但9月份之后没有实行限购的城市也出现了交易量的快速下跌。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出现下降的比例自去年9月份之后越来越高。今年1月份的数据则表明,全国性的房地产价格下降的趋势已经形成。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进一步的推理是,交易量将出现快速下跌,房地产投资会出现加速下跌。2011年,平均每月的新房销售额为5000亿元,对应的每个月的房地产投资额也是5000亿元,即投资额与销售额基本上是持平的。如果出现销售额的快速下降,开发商的自然反应就是减少投资支出,有可能会出现投资额小于销售额的情况。

  房地产投资的快速下降,开发商购买土地的积极性快速下降,对于中国经济的运行意味着什么是显而易见的。股市投资者在去年一直担忧的经济硬着陆风险,很可能在我们不经意中已经悄悄来临。1月份的众多数据值得我们警惕:信贷数据比市场预期的要少30%多,发电量及进出口数据均出现负增长,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春节的因素来解释这些数据,结合房价的数据来分析和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就会更加准确。

  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不仅要远离房地产类股票,一切与地产周期有关的上市公司可能都需要回避,千万不要被眼前的低估值假象所蒙蔽。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笔者并不主张立即放松房地产调控。如果因为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就放松房地产调控,则不仅2010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会前功尽弃,而且损失了中央的政策权威。即使中国经济会因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而出现硬着陆,我们也必须承受这种风险和挑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