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国信视点 >> 文章页
振兴十大产业要避开日本式陷阱
2009-03-18 16:46:2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国信政经观察组 阅读次数:1560


  正如日本以制造业崛起走向全球经济舞台那样,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道路,也是重复同样的制造故事。虽然中国和日本“将身比身”,会各有各的微观不同。但目前十大规划中任何一个行业,几乎都能对应找到日本产业从小到大,从极盛到衰退的影子,也能看到中国制造悄然从亦步亦趋,到快速起跑的变阵。
  2月末,产业振兴十大规划已经全部尘埃落地。十大振兴规划将实施3年,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多达120项,这不仅决定当下中国怎么走出金融危机,更会在实施过程中,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不可扭转的影响。前途是否光明?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在就十大规划若干问题答记者问时,反复说:“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
  十大产业规划做的是实体经济文章,说的是中国制造。规划时虽因产业性质不同,想到了多重角度的当下刺激效果和不同的实施方案,但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多余的产能,却相当一致。
  长期以来制造业容易形成产能亢奋而难以抑制,会周期性发生“库存大增,市场萎缩”,这是个难以摆脱的缺陷。中国制造上上下下,漫漫长路的改革三十年,并不证明我们有足够的幸运摆脱这一问题。
  从国际视角看,比如对照已失去十年时光,因金融风暴再度陷入空前危机的日本经济,也能让我们有所警醒。正如日本以制造业崛起走向全球经济舞台那样,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道路,也是重复同样的制造故事。虽然中国和日本“将身比身”,会各有各的微观不同。但目前十大规划中任何一个行业,几乎都能对应找到日本产业从小到大,从极盛到衰退的影子,也能看到中国制造悄然从亦步亦趋,到快速起跑的变阵。
  十大产业排名第一的汽车,和第八的电子信息,就特别明显。汽车业在中国还算兼收并蓄,日本制造的影响不十分突出。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的成长,几乎就是日本制造压力下的翻版。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大家电生产国,虽有历史的必然和中国智慧,但改革开放之初,没有一台三洋收录机风靡的刺激,这个率先以高科技形象出现的中国制造,不会这么快走向世界。
  日本制造大衰退十年,如今其根基已在晃动。据相关调查显示,日本制造的两大支柱产业:汽车与电器业,其“不败神话”正在破灭。别的数据不说,日本长期以来最为自豪“终身雇佣”制度,所谓就业高稳定性,都受到了颠覆——这两个行业“裁员”滚滚,是从去年底到现在的大事件,而且是享誉全球的大公司在裁。丰田公司本部裁员3000名、三菱汽车日本国内裁员1100名、索尼公司全球裁员1.6万人等等。
  大家都会说,这有经营问题,产品问题,更有世界经济周期问题。更会哲学地总结,是过去60年让日本受益匪浅的出口导向机制走到了尽头。然而如果从外贸依存度的数据看,日本现在40%不到,中国已超过60%,这个变化对中国的警示似乎更大。
  描绘十大产业的全景其实已不容商量。后发国家除了集全国之力拼命追赶,没有别的选择。对于后发国家,尤其是后发而以制造能力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以日本为戒,认识天生的瓶颈在哪里——怎么才能摆脱美国领导的全球市场发烧,我们就打摆子?——要比在全球视野里,预想自己的制造大卖更现实。
  简单地以扩大内需作为手段,来降低外贸依存度,产业经济的局限未必能顺理成章地化蛹成蝶。因为现在的内需,根本不可能是中国制造完成中国需要,也无法是中国需要完全消化中国制造。不在一个全球的视野里看扩大内需,石油消费的内需哪里去找?世界产量第一的中国钢铁业所需的铁矿石哪里去找?不在一个全球的视野里,中国市场只是一个潜在的市场,虽然能够小农自足,但永远不能高速成长,更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任何产业的振兴规划都是国家的力量和当届政府的责任使然。对中国制造来说,现在最需要的是绕过,最好是跳过那一个个明显的陷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