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一项总额达31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是朝着在发达市场提升人民币形象的目标迈出的一步。
过去四年里,中国政府达成了近20项双边互换协议,但澳大利亚是签署此类协议的最大经济体。分析师说,这项协议可能有助于中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
各国央行通常在发生金融危机时使用货币互换为彼此提供流动性,但是中国一直利用货币互换为人民币慢慢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在宣布这项总额为2000亿元人民币(约合300亿澳元)的协议时,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说:“这项互换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支持澳中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特别是以本地货币计价的交易,并加强双边金融合作。”
同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央行达成了逾1.5万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但多数是象征性的。
尽管如此,瑞穗证券驻香港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这些象征性的举措开始产生更大影响。他说:“这项货币互换协议意义非常重大。中国此前与如此先进的经济体没有签署过货币互换协议。这一趋势将会增强。”
市场一度传闻,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可能很快就会和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建立全球人民币资金池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挑战。目前人民币只能通过严格控制的渠道、主要是贸易渠道流出境外。
过去两年里,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情况在低基数基础上迅速增多,但是最近几个月似乎失去了增长势头,境外人民币存款已经下降。
一些经济学家说,在中国采取更大胆步骤开放其资本账户之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工程就不会实现其承诺。
凸显中澳密切经济关系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协议还突出表明两国之间的密切经济关系。
中国是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以及铁矿石、煤和天然气的最大市场。澳大利亚政府星期三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财政年度,在澳大利亚的资源和能源出口中,中国的消费量占四分之一强。
汇丰银行澳大利亚分行的全球贸易和应收账目财务部主任安德鲁斯金纳说,这项协议是澳大利亚同中国关系的“有意义的、合乎逻辑的”进展。
他说:“这是人民币正式实现国际化的重大进展。这项协议将让许多人知道有这样的安排,并更加轻松地使用这种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