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余丰慧: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飙升需要警惕
2012-04-06 13:43:1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sam 阅读次数:710

  据《第一财经日报》3月27日报道,一份来自温州银监局的“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月报表”显示,今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74%,已经8个月呈现上升态势,去年6月末最低时只有0.37%。

  虽然说1.74%的不良贷款率仍属较低水平,但笔者以为有几点必须引起警觉:

  其一,温州作为中国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地区,其银行业不良贷款竟然高于几大行的全国平均水平。年报显示,2011年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5%,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9%。

  其二,温州不良贷款率升势迅猛,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恐有恶化趋势。从去年6月底开始,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0.37%升到了1.74%,升势凌厉。

  其三,温州不良贷款数额增长大。2月末,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高达112.41亿元,比今年初增加25.46亿元,比上月末增加17.85亿元。月增速高达11.3%。最可怕的是,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呈现逐月增大的迹象。

  就此,一位业内人士说,在民间金融信用体系几近崩溃、银行贷款风险意识明显加强后,不少温州企业及个人流动资金已非常紧张。

  温州经济有其特殊性,但依然折射出全国的景象。温州不良贷款大幅飙升有可能“传染”到各地银行业。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主要因素在于:

  一是全国融资性担保公司大批量资金链条断裂将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共计6030家,加上其他形式的担保公司达到9000多家。这些担保公司给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业务,而担保公司出现问题后,银行贷款“打水漂”的几率增大。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飙升与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不无关系,正在危机之中的中担担保公司涉及问题担保资金达30余亿元,牵扯银行22家。

  二是大量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濒临倒闭,对银行业贷款将会带来冲击。

  三是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减,房价如继续走低甚至出现暴跌,将给银行不良贷款攀升埋下大隐患。

  四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4万亿元投资,银行业配套了大量贷款,包括高铁在内,其自身营运亏损将导致银行贷款不能还本付息,最终也将进入不良贷款。

  我们知道,经济快速增长期往往能延缓银行不良贷款的暴露时间,但一旦经济进入下行区间,许多实体企业包括国企在内都将发生经营困难,这时银行业贷款质量将受到严峻考验。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持续四个季度增速减缓,随着经济增速持续走低,不排除银行业不良贷款发生大爆发。

  对此,银监部门和商业银行都应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被表面的高利润冲昏头脑,一定要对融资类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进行全方位排查、摸底,查找风险隐患,迅速采取对策。对中小企业贷款要采取疏导救助办法,通过贷款注入帮助其摆脱困境。对房地产贷款则绝不能贸然增加,而要督促其尽快归还贷款。

  总之,要高度警惕中国经济下行阶段、转型阶段的金融风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