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反思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心态和策略 |
2009-05-31 09:29: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1809
|
|
传统媒体的功能变化以及现代媒体的迅速兴起,使得传统的赋予媒体的宣传造势作用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公共信息交换沟通发布平台赋予媒体监督的巨大威势。近期应对流感疫情时信息全面公开的举措成为中央政府公共决策中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成功案例,但杭州“70码”事件却凸显了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应对网络舆论的不合理,地方政府这种应对不合理背后的心态及策略值得反思。可以说,从各级党委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来看,曾经的绝对控制已经演变为必然、必须、必要的博弈,而且这场博弈没有绝对的输家和赢家。
一、博弈之怪现状
博弈是正常基本社会活动的进行的主要表现方式,其核心的内涵为严格遵守规则审时度势采取策略来赢得胜利,它是可以放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可行的判断标准。但现今的基层党政与媒体关系博弈现状却是十分奇怪的。
1、面对媒体的心态:畏惧
基层党政对新闻媒体基本都有畏惧心态,畏是因为不得不接受采访和监督,惧是因为出了勾兑关系外很难有来自于媒体自身心甘情愿的歌功颂德,搞不好就位置不保。
畏惧心态之一:怕媒体曝光。媒体曝光是一种绝对有效的监督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老百姓说“焦点访谈比纪委还管用”的原因。这种“监督”对暴露有的地方政府、企业的腐败黑幕,以及解决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时曝光还会引起官员的“政坛大地震”:如“周老虎事件”涉及林业厅长,黑龙江宝马案牵出百余名副厅级以上甚至正部级官员,“交通部高官”等一经曝光且查证属实便迅速倒台等一系列公开案例已然彰显了媒体的威势,而且是新兴媒体的强大力量。当“官帽”由上边决定时,震怒之下或许就一纸令下乌纱不保,基层官员能不害怕媒体曝光吗?!
畏惧心态之二:怕片面报道。基层工作是国家法律政策具体执行的过程和结果的集中体现,往往会出现一些纰漏,而传媒往往用理想色彩看待现实世界(用某种语言表述叫做:守住最后的净土),先入为主地对事情进行预判。一些媒体采访过于肤浅,报道片面,或以点带面,或以偏概全,给受众留下太大的想象空间,给基层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如某县曾是磷肥生产基地,几年前被主流媒体曝光,说该县一磷肥厂制造销售假冒磷肥,虽然事实是几个农民合伙将磷渣与硫酸混合后作为磷肥销售,结果成了该县是磷肥制假基地。尽管该县领导做了很多工作,也无法消除影响,自此以后,该县磷肥行业一蹶不振,到现在已经没有一家上规模的磷肥生产企业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