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赵海均:欧债危机不会致欧元寿终正寝
2012-04-13 14:58: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752

  步入2012年,欧元已正式流通十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欧元的使用为欧元区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的交互作用下,欧元区多数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元区部分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前景以及欧元作为一个统一货币体的前途,已成为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走势的最大变数。

  市场上有关欧元区解体、欧元“寿终正寝”的言论不绝于耳。欧元克服危机之路荆棘密布,欧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尽管如此,纵观各方面的因素,我们不应该看空欧元,欧元区终会走出危机,重获新生。

  首先,成员意愿决定行动。从欧盟内部看,德国作为欧盟经济的发动机,会为欧债危机的缓解不遗余力。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德国政府内部及民众反救助声音加大,执政党内部亦存在严重分歧,但德国总理默克尔仍有维护欧元区完整性的良好意愿,绝大多数民众也支持政府稳定欧元的措施,希望看到欧元继续存在。德国最大的两个反对党即社会民主党和绿党在救助希腊及欧元区问题上甚至比执政党更为积极,包括支持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因此,德国和欧元区内其他国家仍会尽可能采取措施走出欧债危机。

  而假如德国退出欧元区,成本将会是巨大的。据瑞银集团估算,德国退出欧元区的成本,第一年将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0%到25%,此后每年为10%。按照去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估算,德国退出欧元区成本第一年为7000亿至8750亿美元,此后每年约3500亿美元。而欧元区目前负责援助危机国家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规模仅为6000多亿美元,退出和援救的代价孰大孰小一目了然。

  其次“危”中更多是“机”。此次债务危机中蕴藏着机会:一方面,迫使南欧国家推行在平常情况下难以做到的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也可推动欧元区国家深化一体化进程。

  欧债危机的内部根源,是欧洲货币一体化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对这一制度的不严格执行。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中,最为严重的缺陷则在于欧元区各国货币统一,但财税政策不统一。因此,从长期看,对欧债危机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就是加速财政一体化,在税收、财政支出、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统一的政策。

  曙光已经显现。欧盟中的23个成员国领导人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以强化财政纪律,标志着欧洲财政一体化正式“破题”,欧洲通过加强融合求解债务危机的努力进入新阶段。

  总之,欧债危机还可能继续恶化,但不大可能出现极端结果,即欧元区解体以及欧元消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