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欧洲时报:人民币国际化可加速勿超速
2012-04-13 16:21:0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773

  这段时间,海外华社对中国经济的关注侧重于金融领域,作为金融改革重要组成的人民币国际化,自然不会被忽略。

  在近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一度成为舆论的焦点。曾长期担任中国央行行长的戴相龙,更是直接给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三步走”路线图:第一步把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第二步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使人民币成为投资的货币;第三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利率改革,使人民币成为很多国家中央银行可以持有的储备货币,最好的流动资产。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并非始于今时今日。过去几年间,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体系中结束了缺位历史,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构建也早已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因此,看待最新一轮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应冠之以“加速”的后缀。其意义有二:既反映出外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愿望更加迫切,也是人民币“出海”迈出更大步伐的客观要求。

  无论是专家学者更加热烈的鼓与呼,还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种种加速实践,其决定因素恐怕还是内外两个方面。对于近期连续的金融改革举措,中国官方媒体的解读是“释放出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信号”,这亦显示出,加速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在内的各项改革,正逐渐成为决策者之共识。另一方面,持续不断的国际金融动荡为人民币加速国际化提供了时间窗口,在外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人民币“出海”的成本与风险都将大大降低。

  加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既可以帮助中国有效消除汇率波动风险,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和主动;也可以为当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构建更加多元的新体系;还可以挑战美元的嚣张特权,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买单者提供更多选择……益处不可谓不多,但长期以来,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无论中外,也多有担忧。

  先看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基于所谓“非市场经济地位”判断,对中国及人民币不信任,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和利益考虑十分明显;再言中国国内,人民币国际化必将深刻转变中国经济现状,带来诸如热钱大量涌入、金融业自由化等现象,中国经济社会是否已做好充足准备与应对,都是重大考验。

  有人将人民币国际化视为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第三个深刻变革,显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无论外界给予人民币国际化多大的加速期盼,“稳中求进”这一中国经济决策中常用词汇,同样适用于人民币国际化。

  对于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很多市场个体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是实际的、具体的、可观的,期盼人民币“出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多的管道,也是正常理解。但需要强调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远非一个货币的事情,其背后包含的改革需要战略考虑。因此,若要对人民币国际化保持理性,应该是,可加速勿超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