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8年来首次下调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这次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的这一态度更多是象征性的,表明政府希望能够更好地贯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发展之路。
“保八”,曾经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关键字,为何中国要在2012年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呢?
对此,温家宝的表述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可以看出,放弃“保八”是为了与“十二五”规划相适应,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质而非重量。
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减速。其实,海内外多数经济学者都认为,经济增长的压力并不是特别大。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的这一态度更多是象征性的,表明政府希望能够更好地贯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发展之路。
同时,将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一些、定低一些,也有利于缓解供求之间的矛盾,缓解资源与环境的约束,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使政府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
实际上,中国如果真的能够借此机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内需消费,对于全球经济的未来前景长远来看是有益无害的:一个更多依赖消费支出的中国可能会造成更少的污染、减轻全球对环境的担忧,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一转变还可能提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软件、娱乐产品、旅游、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进口。
中央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从客观上来说,对于地方政府官员的GDP政绩冲动将会起到压抑作用,使得地方政府能够腾出手来将更多的精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多方面的投入。而这对于在社会转型期的稳定将会起到直接作用。
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在制定了清晰的目标以后,如何能够强化执行力,把目标细化为具体时间表和措施,这是民众对于改革的最大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