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烧的是书,发泄的是怨气”,看着朝夕相处的书本在火焰中化为灰烬,一个学生这样吐露心声。学生烧书撕书,是不妥当的,但其所表达的对学校乱收费的不满,值得深思。
这其实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问题。中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一种值得注意的社会心态就是“怨气”。
有人困惑,在经济指标一直攀升、财富持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不少怨气?
“怨气充积,必有任其咎者”,应该说,消极的社会情绪往往生成于不良的社会问题。纾解怨气,最对症的药方还是对接现实,正视和解决社会问题。从现实入手化解怨气,需要敢碰热点、攻坚克难。怨气所及,往往指向社会热点、民生难点,它们反映了百姓利益的痛点,也是改革发展的重点。不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固然是“解怨之本”,但解决深层问题需要时间过程,因此,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是疏导情绪的现实之策。 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人有某一需要而又渴求获得满足时,就会引起内心的紧张状态,如果人的需求在现实中难以实现,那么内心紧张就会持续并发酵,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