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叶檀:民企被内外势力共同猎杀
2012-05-11 14:50:3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696

  民企受到无数的关爱,但仍然被猎杀。来自外部的猎手举着弓箭,彰显着自己的实力。

  做空是第一招猎杀技。继中概股在美国市场折戟,在中国香港市场也未能幸免。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今年3月至4月间,香港的内资民企股经历了一场“生死劫”。短短30天里,多家内地在港上市企业被曝出财务造假、更换会计师、高管辞职的负面新闻;而港股167家内资民营企业里,有130多家股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有18家企业股价遭“腰斩”。到4月20日,在港上市的民企股有132家出现股价大跌,44家延迟发布季报,14家遭遇停牌。

  悲剧从3月13日博士蛙突然宣布更换审计,原先负责公司审计工作的德勤即日弃任开始,到现在没有结束。4月初,曾在美国中概股“做空行动”中大显身手的浑水公司创始人卡森布洛克公开宣布,香港“很可能是内地民企下一个欺诈重地”。

  这位擅长“猎杀”在美上市中概股的杀手4月11日发布报告称,内地民企经过“金融诈骗学校”一系列包装后,以“明星股”的身份在境外上市,以期获得市场投资者的信赖。报告发布当天,恒生中国企业股指数便大跌至10596.91点,比3月1日下降8.7%。日前市场正流传着一份“疑似”浑水机构点名的民企名单,当中提及36只民企股,中概股成为现成的做空标的。虽然研究者理性表示,民企并不全部造假,但投资者在无法区分真假的情况下,理智的做法是宁信其有,对所有的内地民企上市公司打个折价。

  因为信用不佳被做空,只是资本围剿内地民企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中国消费者失去了对本土品牌的信任。

  缺乏历史与文化完整传续的地区没有奢侈品牌并不奇怪。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1月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中国已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另一份来自环球奢侈品杂志的调查数据让人尴尬,显示中国高端消费群体对本土消费品的冷漠态度,有86%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不会购买标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奢侈品。如此一来,掌握数万亿财富的高端消费群体必须刨除在中国制造之外。这些人是国外高端品牌的有效消费群体,他们可以购买几千块钱一条的真丝爱马仕围巾,本土一百元一条的真丝围巾却无人问津。

  可怕的不是失去高端消费群体,而是失去中端消费群体,中等收入人群对中国制造不感兴趣,这将铲除中国提振内需的根基。

  5月8日,《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中国人开始厌倦“中国制造”》的文章,指出巴克莱资本在一份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说,更多中国内地人不仅在物质上变得更加富裕,在如何花钱方面也开始更具判断力。他们越来越把目光投向优质产品,而且往往是进口产品。他们表示,在购买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两方面都抱持着这个态度。

  结果立竿见影。内地消费企业估值下降,提振品牌乏力,而国际品牌大举扩张。内地消费类股中,有至少10只股票的市值在过去两年缩水35%至85%,其盈利预期此前曾数次遭到下调,展示出比周期性放缓更严重的阻碍因素。市值大幅缩水的企业既包括安踏、李宁和中国动向等体育用品公司,也包括宝姿时装等高端时装零售企业。

  与此同时,海外跨国公司大举扩张。耐克和阿迪达斯向中国三线城市以及更偏远的地区扩张;可口可乐去年在中国的饮料销售额增长了13%,其销售额增幅首次可以与方便面及饮料巨头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媲美,可口可乐计划在2015年之前的三年里向公司的中国业务投资40亿美元;在最近收购了糖果生产商徐福记国际集团和食品生产商银鹭的股权后,雀巢目前从中国获得的预估收入约为50亿美元……

  失去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信任,是中国制造、中国经济转型不可承受之重。未来能否维持每年17%的消费增长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企业难道只能在城乡结合部推销廉价的毛巾、牙膏?

  同一天,《每日经济新闻》披露浙江海宁知名企业宏昌制革老板疑因数亿巨债跑路。当海宁皮城的租金收入越来越高,当资金食利者越来越多,当税费改革无法落到实处,民企受到内外两股做空势力的共同猎杀。前者是因为某些中国民企大如漏斗的信用漏洞,后者则是制度性的食利与歧视制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