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郭田勇:财税政策还可加大支持
2012-05-24 17:02:5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743

  第三届(2012)四川中小企业融资峰会的现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抛出了四大观点,赢得场上的掌声。他说,资本市场有一个错误观念,就是所谓“靓女先嫁”,资本市场上市先挑好的企业。其实投资者是有不同偏好,投资者并不都是风险厌恶型。不但要“靓女先嫁”,还要“丑女无敌”,正是因为丑的才最需要融资。他建议,放水养鱼,把资本市场门槛降低,做大容量,从而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来解决融资问题。而财税等政策也可以给予中小企业更多支持。

  刺激需求:可考虑非对称性降息

  “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我们讨论中小企业融资显得尤为重要。”郭田勇说,银行放贷量降低,一方面经济下滑,导致借款需求减少,银行有钱贷不出去;另一方面与宏观调控的模式有待改进有关。在大背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相应进行一些改变。怎么改变?比如,对银行信贷规模管理应当给予取消或者至少是放宽,中小银行的存贷管理也可以考虑适度放开。

  需求减弱,如何解决呢?郭田勇就此认为,价格如果降低的话,需求会增加,由此可以考虑采取非对称性降息的方式。就银行业目前的盈利状况来说,是能够承受贷款利率的适度下调。

  银行挖潜:中小企业是香骨头

  “银行要善于转身,善于结合中下企业融资的特点,探索信贷投放的模式。”郭田勇说,银行要进一步有力支持中小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风险甄别能力是关键。他形象地比喻说,中小企业融资就像上学时,学习一门很难的功课,必须下苦功夫学习才能考及格。而给大企业放贷是一门容易课,因为很容易鉴别放贷风险。中小企业不一样,缺少抵押、缺少担保、硬件信息少,银行只有去挖掘更多软信息。一个企业不值得贷,你给他贷了;值得贷的,没给贷,这说明银行在甄别企业能力上是有问题的。

  由此,银行对风险的态度不该是惧怕,而应逐步摸索如何把控与驾驭。中小企业的风险相对较高的,就去探索出一套

  与之相适应的贷款政策。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更加灵活,往往会根据贷款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贷款政策。”银行没有肉吃的时候,中小企业这块骨头会变得更香。下一步银行业下精力,投入到中小企业中。

  丑女无敌:让投资者去选择

  郭田勇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发展资本市场非常重要。从中小板到创业板开始底座往下沉,挖了一批中小企业,但是门槛降低幅度不太够,还可以大幅度往下降。

  资本市场有一个观念,就是所谓“靓女先嫁”,谁最好让谁上市。其实,这样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因为市场是各类偏好的投资者很多,并不都是风险厌恶型。有人的风险能力承受强,就喜欢投未来发展不确定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门槛大幅度往下降,降完之后,监管机构只管透明度,保证这个企业对外公布信息的真实性。让投资者去选择,承担高风险,就可能获得高收益。

  郭田勇说,中国资本市场不但要“靓女先嫁”,还要“丑女无敌”,正是因为丑的才最需要融资。放水养鱼,把资本市场门槛降低,做大资本市场规模,这样才能够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呼吁:财税政策还可加大支持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各方面的支持也非常重要。郭田勇说,政府部门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调动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积极性。从国际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验来看,大都是通过政府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针对当下“提高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的一些举措,郭田勇认为,政府部门最好拿出点真金白银的政策来,比如减免税,给予优惠。此外他建议,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