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党委围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提供了强劲动力。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科学发展中心任务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国资委党委探索将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与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相结合,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通过深入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战略,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总体目标。实践证明,中央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把创先争优目标具体化为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措施,努力促进创先争优活动目标与企业科学发展目标相融共进,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培育和强化创先争优精神转化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动力。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解决企业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国资委党委把创先争优服务中心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2011年,中央企业实现了“十二五”的开门红,营业收入20.2万亿元,上缴税费1.7万亿元,实现净利润917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岗位职责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中央企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进、履职尽责争优秀,调动职工群众争创热情,有效激发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中央企业普遍健全完善岗位职责考评,开展党员“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上水平、职工提素质”的生动局面。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为民服务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引导中央企业模范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工作,目前已有44家中央企业在新疆、40家中央企业在西藏开展各类援助帮扶工作,93家中央企业定点帮扶189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石油、电网、电信、航空运输、旅游等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中央企业广泛开展“文明服务央企先行”活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经常化、普遍化、基层化。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的根本保证。中央企业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截至2011年底,中央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竞争上岗和市场化选聘达到59.5万人,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成为中央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中央企业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相结合,开展了基层示范党委、示范党支部、党员示范岗的示范工程活动,选树了一大批叫得响、拿得出、有引领作用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涌现了以吴大观、郭明义、陈超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党员群众创先进、争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