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德国《明镜》:中国在中欧“购买善意”
2012-05-24 17:07:1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849

  当西欧国家忙于应对欧元区危机之际,中国近几个月来开始通过贷款和并购,增强自己在中东欧作为投资者的角色。上月中国总理宣布为东欧基础设施和技术领域的联合投资项目设立100亿美元专项信贷额度。此后中国副总理也出访该地区并宣布一系列协议,包括向匈牙利提供信贷额度修铁路等。今年初,中国某汽车企业在保加利亚的新厂开始生产,打算扩展到邻近东欧国家,进而进军西欧。

  这些投资将给北京与该地区国家的关系带来冲击效应。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乔纳斯·普莱斯勒说:“大的投资协议将极大改善国家间关系。”事实上,投资带来的政治效应可能与经济效应同样明显。通过信贷额度,中国购买到这些国家的善意。

  中国在中欧并无大手笔修建基础设施的记录。迄今最知名的A2公路项目是个败笔。尽管如此,中欧国家仍将从新经济伙伴那里收割到巨大益处。波兰波兹南大学助理教授卡塔兹纳·纳罗特认为,中欧对中国的历史怀疑态度“没必要”,“波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应该令双方拥有共同的经历和价值观。”但合作能否加强要取决于协议如何执行。截至目前,中国在中欧地区的投资金额很小。到2010年底中国在波兰投资总额仅为2460万美元。

  其他地区市场很难像中欧这样能吸引中国。中欧意味着欧洲通道。业内人士说:“这些投资将令公司稳定并挽回就业岗位。欧洲没理由不感到高兴。”中国投资恰逢其时。欧元区核心国家正面临困局,拥有大量财力和投资胃口的中国将证明自己是更稳定的伙伴。

  当中国在欧洲投资数十亿美元之际,欧洲投资者在华却没拥有相同自由,中国的政府采购通常不对外来者开放。欧盟委员会最新宣布针对中国此举的报复性措施草案。但若中欧国家认为不值得为此而切断获得中国信贷的通路,该政策注定失败。普莱斯勒称,中国提供的经济机会将削弱欧洲在贸易谈判中的主动权。中国正在欧洲内部创造自己的模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