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会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与过去相比,中国消费者承受得起在更高质量产品上花更多的钱,但期待物有所值。
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本土和外国公司正努力追赶市场的发展。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中国消费者期望高价值的产品和更广泛的选择,即使对于不太贵的产品也是如此。
报告称,中国人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更多人出国旅游,他们对外国品牌、商品种类和质量更加熟悉,期望国内能提供同样的东西。生活在京沪等特大城市里的人更关注产品价值,有能力且愿意为此支付更多的钱。报告说,“尽管他们乐意多花钱,但也想得到保证:钱花得值。”
美国KCBD新闻频道6月13日报道,原题:中国消费市场日趋成熟与去年调查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本土和跨国公司对中国消费者市场的机会、挑战与趋势的看法趋同,这将导致同一细分市场内的竞争加剧。上海美国商会负责人表示,“今年的调查结果凸显中国消费者市场正日趋成熟,竞争会日渐激烈。”
在一二线城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看重的是更大的价值、更高的品质。这代表过去的价格驱动型市场已发生重大变化。
在相对较小但迅速扩张的三四线城市(比如宁波、无锡和东莞),调查显示,价格仍是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时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可供选择的产品也在急剧增加。商家竞相追逐忠诚度低的消费者,各公司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迎合中国人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