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数千名缅甸居民走上街头,抱怨市中心每天都停电让他们不堪其扰。他们不仅批评官员失职,还把电力供应短缺归咎于中国大举采购缅甸能源。
这次抗议和去年反对中国在伊洛瓦底江建大坝的活动颇为相似。数以千计的村民为避免房屋被毁抵制该项目。缅甸政府被迫暂停工程,那可能是他们首次积极回应民间团体诉求。当然,中国对此可不高兴。
缅甸的抗议活动,一方面反映中国与东南亚邻邦日益紧密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中国的投资并非总能创造双赢结果。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由于中国和中南半岛接壤,这并不奇怪。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该地区主要投资国。
由于能创造就业,并对当地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的投资总体上受到欢迎。但是反对中国在该地区经济扩张的声音也开始出现。这些负面反应部分源于由排斥外国竞争的大亨们激发的民族主义,也事关大量因中国投资项目而被迫离乡的普通居民。比如,柬埔寨农民一直抱怨中国人“入侵”他们的土地。据统计,柬政府自1994年向107家中国企业出租了400多万公顷土地。中国公司还被指责违反当地法律,特别是在很多国家贿赂高官。
中国崛起为一个世界级经济体,给资金紧张的东南亚邻居带来极大收益。但中国在扩张经济影响力的同时,也必须准备好应对各种各样的后果。尽管这一地区已经和中国做了好几个世纪的可信赖贸易伙伴,但很多东南亚人还是觉得,他们的国家正沦为由中国主宰和开发的市场。
中国的经济资源能让该地区的贫穷村庄变成富庶社区,也能破坏环境、侵犯权利并让腐败形势恶化。中国不应当仅把精明用来选择投资项目,还必须尊重邻国不同的风俗、传统和政治制度。否则,东南亚人或许会决定将他们有钱的邻居拒之门外,转而寻觅其他更负责任的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