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德国《金融时报》:中国经济想要创新可学习印度
2012-07-13 14:07:3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685

  中国传统社会过于强调统一集中的管理方式,给创新留下的空间太小。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经济将可能无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北京有一个愿望,希望中国大规模的廉价生产转型到更现代化的经济时代,使中国企业生产真正的创新产品。中国可能在大规模生产上确实突出,但必须有新的想法。中国在这方面首先可以学习印度。

  孟买的交通可不是“打破规则”的教材。臭名昭著的乱鸣汽车喇叭声让旅游者不厌其烦。在缺点下,再观察印度,可以发现其优势。因为在混乱背后,印度还有创造性。这不仅仅体现在路边足智多谋的小企业经营理念。

  毫无疑问,中国已遥遥领先。中国的繁荣当然也来自创新力。中国有数量庞大的研究成果和专利。这方面中国高于印度。但随着现代经济的转型,中国的优势可能会削弱。到2050年,中国人口1/3将达到60岁以上,是现在的3倍。安联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中国坚持目前的退休年龄,专家预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到2013年将达到拐点。届时,劳工将出现短缺,工资将显著增加,经济活力则降低。而印度人口将继续增长,并很快超过中国。中国经济增长曾一度依赖青年工人不断流入工厂。不久,这种特权将只适用于印度。

  印度是一个权力分散、具有强大企业家文化的国家。这从最低层面、成千上万的小商贩就可见一斑。而中国是一个中央集中管理的经济。集中有序的经济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但对现代经济并不好。中国中小民企抱怨,创业障碍很多。中国现在可以用庞大的开支,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研究。但未来的现代知识型经济需要“你来我往”的小规模企业和创业,虽然有时会有点混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