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许小年:调控或将无疾而终改革不能再拖延
2012-07-20 09:11:0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685

  被称为“刀锋学者”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言辞总是十分犀利。“我不替任何人说话,我只为‘权利’说话,参与市场经济的每一个公民和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享有正当的权利。”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并不担心他的言论会得罪谁。“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大家可以讨论和交流”。他说。曾有网民质疑许小年是在为开发商辩护和说话,他态度坚决地否认。

  在参加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之前,许小年关于“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将无疾而终”的言论被片面放大,这也是他不愿接受媒体采访的原因。作为严谨的学者,他担心沟通的效率问题,也担心被断章取义。

  调控难破房价上涨逻辑

  早在2010年,他就曾预测房价不会大跌,并且还会继续上涨。“这个观点从来没有改变过。”许小年说。

  许小年看到的问题本质是,在涉及如此多方利益的博弈中,包括中央、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有房者、无房者、农民,以及如此多重且相互矛盾的目标下,包括政绩、房价、财政收入、个人好处、GDP、就业,想靠一个简单的限购解决环环相扣的复杂问题,几无成功希望。

  在供需关系紧张的城市,房价在短暂的下跌后,又呈现出反弹之势。“高房价的根本原因是供需失衡。”许小年一直这样认为。

  需求层面不仅仅包括“刚性需求”也包括“投资、投机需求”。他指出,如果将收入、婚龄人口、城镇化等因素决定的需求称为“刚性需求”的话,对“弹性需求”或者“投资、投机需求”影响最大的就是通胀预期、替代性投资品以及未来房屋供应。预期未来通胀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购买实物产品以保护储蓄价值的冲动就越强,当期房价也就越高。预期未来投资渠道继续狭窄,当期的需求就越旺盛,带动当期房价上升。

  7月5日晚间,央行宣布降息的消息,这已是今年年内第二次降息。许小年曾指出,对预期影响最大的短期因素是货币供应,低利率政策引发房价上涨。这一观点,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也很认同。

  而未来房屋供应取决于土地供应,“18亿亩红线”使预期基本无悬念:地产商和民众都认为土地供应会越来越少,房产将越来越稀缺。在这样的预期下,地产商捂地,放慢开发节奏,当期供应下降。限购、限贷政策执行一年多以来,因需求受困、市场低迷,开发商进一步减少拿地,未来供应量必受影响。而3600万套保障房也未如预期的时间入市,各地保障房的分配矛盾也多有爆发,这些都是影响供给扩大的因素。

  尽管亦有观点指出,部分地区空置率较高,并且从房屋供给总量上已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增加供给会恶化这一趋势,并且无法缓解房价上涨矛盾。许小年提醒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刚性需求群体,房屋是消费品,其价格由当期供应决定。而对于投机者和投资者,房屋是投资品,投资品的定价是预期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民众对房屋涨价的预期没有因为限购而改变,反而因为限购的政策而增强,这是房价越打压越高的原因。”他指出。

  改革不能再拖延

  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巨大的潜力,房地产是可以拉动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行业,在经济低迷之势,许小年建议取消限购、限贷政策。在他看来,限购、限贷政策不仅破坏了市场公平,侵犯了公民权利,同时从政策效率的角度衡量,市场的运行状况也正一步步验证了限购、限贷政策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但他心里清楚,在当前的局面下,一旦取消限贷、限购政策,房价必报复性反弹。在退出的同时,须有新的政策替代。他早就提出,欲降房价,必先扭转市场预期;欲扭转预期,必先调整利益;欲调整利益,必先推动体制改革。改革就是重构利益格局,理顺利益关系,在社会总财富增加的前提下,实现多方共赢。

  许小年不止一次疾呼,首先要改革土地制度,增加土地供应,打破政府垄断,利用市场机制平抑地价,彻底消除“房产永远是稀缺资源”的预期。“而改变民众对未来的预期,光靠忽悠、光靠文件是不行的。”他说。

  若想改革土地制度,就必须平衡地方财政预算,舍此便不能切断地方财政和土地的联系。另外,许小年提出令小产权房合法化。

  然而,改革又谈何容易?改变土地制度呼吁多年,小产权房问题也成为陈年旧疾,一直无法得到更好的解决。许小年所提出的建议或有超越当下现实的理想主义成分。但他坚定地认为,“方向必须是正确的,但也同时必须认识到改革的困难,步伐是可以渐进的。”许小年说。

  靠投资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几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已经是经济学家们的共识。“现在应该是认认真真思考改革的时候,改革也必须付诸行动。”许小年呼吁,“如果我们能够坚持邓小平所制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我很有信心中国经济较高速度的增长再保持10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改革,一味拖延,那么在未来可能将面临更严峻的经济形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