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欧美情况日差引致国际市场波动,令人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更为关注,特别是能否及早止住GDP增长下滑之势,对中国以至全球均有重大意义。日前有中国智库预测,第三季的GDP增长还会比次季的稍低,但24日公布的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预览指数(PMI),却似显示会有起色。无论如何,对中国经济前景确值得做出较全面的探讨。
对中国经济的近期前景,既不必过分悲观却也不宜盲目乐观,就此温总理便有很清醒的提点。他日前在四川调研时,便指出稳增长政策已见到成效,但还未形成稳定回升态势,困难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显然,对经济下滑的形势必须有充分估计和做好两手准备,不能抱有松懈或侥幸心态,空想会很快见底回升。相反要做好部署以应对较长的调整期,避免因低估风险而削弱了应变能力。
另一方面,也不能对前景失去信心。正如温总理在四川时所说,经济的基本面仍是好的,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还出现了不少亮点。概括地说,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是不稳中有进,既有不利但也有利好的方面。关键是要采取有效政策巩固及发扬亮点,和排解引发今轮下滑的基本原因,从而为GDP增长回升创造坚实的基础及必要的条件。当然,这便为宏调带来了挑战。
因此必须全面及客观地评估近期的形势走向。不利因素方面有国外的外需疲弱,其前景是在难测中风险增高。但更重要的是国内因素,而这里面藏有多种复杂情况,须予细加梳理,包括:(一)上轮刺激措施过后的自然回落。(二)楼市降温刚到转折点,而保障房建设因安排问题未能及时接棒。(三)金融体系中由上轮刺激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有及时理顺。民间融债、地方债平台、银行资产质素恶化及表外业务膨胀等问题,带来了不稳定和局部性信用紧缩等现象,妨碍了企业的营运及投资,中小企业所受影响尤大。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各种亮点及有利因素。最根本和最主要的是经济质素正不断提升,而结构也正持续优化。这些既是过往努力带来的成果,也是未来发展的更高起点及动力来源。良好因素包括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收窄了工农差距,中西部投资及增长更快收窄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沿海产能内移初见成效,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收窄等。何况经济稍缓,也纾解了由物价上涨及“民工荒”等带来的不利发展压力。
现时中央已采取了促投资稳增长的正确路向,投资在次季已开始转暖。同时在企业的努力下,出口表现亦正在改善。故前景虽仍未明朗,但经济出现止泻回稳后再回升,相信不会是太遥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