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用“三座大山”来形容外贸此情此景——第一座大山是外需严重不足,第二座大山是成本过快上升,第三座大山是贸易环境严峻。这样的形容不可谓不生动,同时也提出了外贸如何“翻越大山”的命题。
实际上,世界经济也需要翻越“三座大山”,然而,从目前部分国家的表现看,负责任的态度并未建立起来。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共遭遇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补贴调查40起,与以往不同,贸易摩擦开始向新兴产业、电信产品等领域蔓延。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下,任何一个开放国家的对外贸易乃至经济发展要想实现“翻山”目标,都需仰仗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点中国也不例外。因此,要告诫那些频繁将经济话题进行政治操弄的国家,切勿因为这个变动年份而躁动,抱团取暖、增强互信才是如此环境下的正确选择。
当然,中国外贸要想“翻山”,更大的决定因素还在自身。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都在疾呼“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的确有助于保持中国外贸的竞争优势,但要真正实现并非易事。
制造与创造,一字之差,体现在经济治理上,却是重数量与重质量之间的博弈,需要管理者、执政者有足够的改革勇气,需要形成更为广泛的民间共识。
实际上,无论是中国外贸的“翻山”,还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恐怕都将取决于对创新空间的释放,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必须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和环境,以便让那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能够获得下一步发展的信心和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