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国信研究 >> 舆情 >> 文章页
缩减属地招生不只是口号
2012-08-07 09:07:5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611

  近日,清华北大因“属地扩招”再次被卷入“地域歧视”的雷区。几个月前,两校先后允诺,将减少在京招生计划。可清华今年在京扩招达45.3%,北大在京一批次扩招达33.6%。清华有关人士称,其原因是北京考生报考踊跃,且生源质量较好。

  招生属地化,向来被视作教育平权上的一块疤痕。当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被打上“本地化”的烙印,它注定背离了均衡教育的指向。

  正因如此,2008年教育部曾发文,要求部属高校招生遵循“生源质量为主,兼顾地区平衡”的原则,属地招生比例逐步缩减到30%以内。尽管“30%”的红线仍受质疑,可其纠偏意义顺应了“地域公平”的诉求。

  数月前,清华北大还表态,将削减在京招生比例。没想到,这承诺却打了水漂。在今年的招生中,两大名校在京招生不减反增,“属地化”趋势愈发明显。招生向本地倾斜,也就意味着,外地考生的机会被迂回地降低。在教育格局分化的现实中,属地扩招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