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马光远:CPI破2不忧通缩须防滞胀
2012-08-10 16:29:1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566

  实际上,在国家统计局公布这个数字之前,市场已经普遍预期7月份的CPI肯定将在6月份上涨2.2%的基础上,跌破“2”直接进入“1”时代。

  总体而言,三个因素对CPI走势的影响居功至伟:一是通胀进入下行通道的大趋势。本轮通胀的最高点是7月份,创下6.5%的最高点以后,受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收缩的影响,开始进入了缓慢的下行通道。再加上欧美经济的整体低迷,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输入性通胀的因素大大减弱。可以说,全球在今年上半年的物价,总体都是下行的趋势;二是翘尾因素的显著影响。7月份CPI创下30个月以来的新低,主要还是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去年7月份,CPI是本轮通胀的最高点,因而使得同比上,基数翘尾因素大,7月份翘尾因素对CPI的影响达到了0.47个百分点;最后,必须谈“猪”的贡献。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8.7%,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71个百分点。

  但与CPI的显著回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众并不认为物价出现了如此显著的变化。即使在旺季,蔬菜、食用油的价格仍然在上涨。当然,CPI的增速回落,并不等于价格的实质下降,CPI的数字本身也并不能反映真实价格的变化,再加上我国CPI消费品的构成以及选取的样本,笔者认为7月份CPI跌破“2”为“假摔”。

  “假摔”不仅意味着价格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回落,而且,随着帮助“假摔”的季节性因素的消除,价格就会露出其真正的面目和真实的走势。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还是从翘尾因素,以及影响价格走势的其他因素而言。7月份的1.8%很可能成为年内物价的最低点,然后将稳步回升。理由有以下四点:

  首先,从环比看,7月份的环比数据结束了连续下跌,4个月来首次出现上涨,而且,尽管食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分类来看,统计局公布的8大类物价数据中除了交通和通信以外,其他7大类价格同比都出现上涨,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的环比涨幅都超过0.5%。

  其次,翘尾因素拉低CPI的影响逐渐减弱。7月份翘尾因素对拉低CPI的影响为全年最大。8月份,特别是9月份和10月份,由于基数低,翘尾因素对拉低CPI的影响因素显著降低。第三,不出万一,7月份的猪肉价格,也将成为本轮“猪周期”的拐点,猪肉价格已经连续跌破盈亏平衡点,国家又开始收购储备肉,但猪肉价格已经低到不能再低。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呈缓慢上涨态势,随着下半年产能的降低,猪肉价格总体上涨是大概率事件。第四,货币政策基于稳增长的考虑将在保持稳健的基调下偏向宽松,上半年货币投放4.68万亿,预计下半年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货币投放量至少将和上半年持平,全年将在9.5万亿左右,实质上属于稳中趋松的政策。第五,国际大宗商品以及粮食价格下半年重拾升势的概率很大,油价已经在涨,而受美国干旱的影响,国际粮价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可小视。

  如果再考虑到下半年将深化资源价格等深层的改革,深化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就影响价格本身的因素而言,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多于拉动价格下跌的因素。这意味着,7月份“1.8%”真的会成为昙花一现的假象,很可能在年底,CPI重新回到“3”以上。如果我们考虑到宏观经济总体依然疲弱的事实,PPI连续5个月环比下跌是近年来少有的。如果下半年宏观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没有明显的回升,而物价又重新回到“3”以上,可怕的中国式的“滞胀”局面就会出现。

  事实上,对于一个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货币增发作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政策驱动力的国家而言,出现通缩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笔者担心的是“滞胀”,“滞”并不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停滞,而是宏观经济可能在一个比较低的增速上(比如,8%以下),但物价又上涨,而物价上涨的主要根源就在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继续超发货币,但在实体经济去库存化,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超发的货币不会进入实体经济,而只会推高物价。当然,避免“滞胀”的政策工具和空间依然存在,免税,改革收入分配,将大量的财政盈余用于弥补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欠账,真正向民间投资开放一切可以赚钱的领域,用供给学派替代凯恩斯主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