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从“限价令”到“调价令” |
2009-06-11 14:21:16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gaohui 阅读次数:804
|
|
去年“限价令”频发形成鲜明对比,现在“调价令”一个接一个,从油到水的“调价令”已出,而天然气和电价等其他资源类价格调整也在预期之中。国内价格改革的触角已经伸向资源类领域,但最终理顺机制并完成真正的市场化之路尚远。不过,目前的通缩环境的确为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机遇。 6月1日,国家发改委继3月后再次小幅上调成品油价格。由于此前已经宣布新的油价定价机制,这次调整被认为延迟,而且幅度也低于市场预期,并非基于市场的自发调整。 年初以来国内多个城市上调水价。据报道,最近北京和上海等多个城市也在纷纷酝酿上调水价。此外,有关天然气和电价的调整已在酝酿中。 预期来自政策。5月底,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包括深化电价、水价和天然气价格等。 时间窗口在变小 受到通胀高企等因素限制,去年上半年许多领域的价格上涨被人为限制,当时甚至连牛奶的涨价都要报批。“限价令”发出不少,尽管效果备受争议(因为限价会干扰市场,还会造成短缺导致排队现象,而这会跟进一步推高价格),但作为抑制通胀水平的“特色招数”仍被政府所看重。 仅仅过了半年,通胀梦魇消逝,伴随而来的是通缩。截至今年4月,已经连续三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出现负增长。 为了对抗全球性通缩风险,在各国政府和央行大举发债和全力开动印钞机的同时,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样“非常宽松”。只是除了传统手段外,中国还有自己特色的“奇招”医治通缩。 这就是“调价”,具体来说,就是改革价格体制,尤其是资源类领域长期以来的僵化的价格机制。因此包括油、电、水以及天然气等在内的资源类产品价格的调整也就成为必然。 其实,价格改革早在年初就已定调。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前述发改委的《意见》可以说是进一步推进的明确信号。 世界银行在最近的中国经济季报中,也开出了类似的处方来应对通缩风险。世行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提价、征税或征收排污费等方式,取消对某些工业投入——如能源、水、电力、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格控制,使价格反映这些产品的真实成本,包括环境成本和资源耗竭成本。” 眼下的通缩环境下为价格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而又不容错过的好时机。有专家预计由于去年同期通胀基数较高,今年下半年CPI和PPI有望“转正”;同时,经济出现复苏信号以及带动的国际大宗商品持续反弹。 这些因素使得“调价”的时间窗口已经越来越小。因为在未来通胀预期已成共识的情况下,将来不是“调价”的问题,极有可能再次出现“限价”。 根本之策 短期来看,调价的“功效”很大。原因是长期以来国内资源类产品价格都处于偏低水平,只要稍微一放,价格自然会上来;另外,国际商品价格年初以来持续反弹,只要稍微向市场靠近,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正如当初“限价”时备受争议一样,“调价”也会面临多重考验,比如过高的油价对经济复苏不利,发电量下降的现实已很难在推动电价上涨等,这些都需要决策层权衡利弊。 不过,与其把焦点集中在“调价”本身上,不如同政策要求的那样,加快推进整个定价机制的改革。 油价新机制可以说是做出了一个有益的探索,即以三地国际油价在某一时段的涨幅为基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确定新的油价调整时间和幅度。就像温度计一样,当环境温度发生了变化,温度计中的水银也随之升降,应该是完全市场化的一个机制。 令人遗憾的是,这次油价调整没有严格按照上述机制运作,人为地延后时间,幅度也小于预期。有分析师称,这可能对新机制的可信度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再次引发未来再次调整的预期。 市场化性质的新机制有了,但最终的调整权仍在发改委手中,因此即使调整了很难说是完全的市场化价格。 当然,也专家认为,由于国内成品油市场基本上被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巨头垄断。因此需要政府管制,包括价格在内,否则消费者会遭受损失。实际上,管制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好处,也不会给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多少福音。 从根本上讲,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尤其是向民间资本开放资源类市场,才能自发地形成完全市场化的价格,届时也不劳政策和相关部门费尽心机地“掌控”和细致入微的“计算”价格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