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以其前所未有的杀伤力,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在欧债危机日益恶化的今天,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认清欧债危机,找出危机发展趋势和化解之道,以求尽量减小其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成为国内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作为曾经的媒体人和如今的研究者,时寒冰兼有记者的敏锐和深刻,又有学者的严谨和稳重,其新作《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甫一出版,立即登上各大图书销量排行榜的首位。近日,时寒冰先生来到北京举办了该书的读者见面会,《经济参考报》记者借此机会近距离接触时寒冰先生,请他就上述热点问题畅谈自己的观点。
开源节流与恢复经济增长性是必然出路
《经济参考报》:欧债危机自暴露出来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将近3年,目前看来并没有往最终完全解决的方向发展,而且成为世界挥之不去的阴影,您认为,欧债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时寒冰:欧债危机的问题是双向的:从生产性方向来看,欧洲实体经济的增长动力在下降,无法持续发展,政府和国民的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从消费的方向来看,人口老龄化等导致的高福利体系,成为欧洲的不可承受之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巨大的福利开支深深地困扰着。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也必须针对这些根源性的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尽快恢复经济的增长,通过增长来解决债务危机。但是,欧洲显然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实质,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采取紧缩政策,一旦这些措施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加重欧债危机,使这一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
《经济参考报》:那么,您认为,当下欧洲应该怎么办?
时寒冰:我认为,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开源节流,恢复经济的增长性。
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苟况在《富国篇》中阐述了富国的策略。他说,若要国家富强,就要爱护百姓,在收支上开源节流,这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去发展生产,国家才能富强。如果不顾生产,只顾浪费物资,百姓就会十分贫困。所以“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所谓开源节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开发水源,比喻增加收入;二是节制水流,即节省开支。
无论对于希腊还是欧元区其他国家而言,正确的做法都应该是在“节流”的同时“开源”,提高企业和国民的抗风险能力,保护经济增长的动力,如减税、鼓励企业创新等。只有创新,才能改革欧盟落后的经济结构。事实上,欧盟在“欧洲2020战略”中,也充分强调了科技对于鼓励创新、提高竞争力的核心作用。为了促进长期的经济发展,必须提高竞争力,建立更为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使欧洲经济体能够更快地走出危机的阴影。
希腊、德国和芬兰会离开欧元区
《经济参考报》:您认为欧元的最终走向如何?会不会崩溃?
时寒冰:我觉得欧元不一定崩溃,但是当前这个欧元区的现状已经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一定会有国家离开。
最有可能离开的是希腊、芬兰、德国。希腊为什么现在不离开呢?因为它一旦离开,就没有国家再借钱援助它。现在的欧元区国家政府左右为难,陷入困境。如果继续救助希腊,希腊政府必将背负越来越多的债务,根本无法偿还,最后只有选择违约,把这笔账一笔勾销。这种国家无论最终救不救它,总归要离开。
德国之所以愿意花钱去救助其他国家,无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德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如果是原来的德国马克会随着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强大不断升值,强劲的升值不利于他的出口,但是现在欧元特别有利于他的出口,它是一个很大的受益者。另外,德国一直希望统一欧洲。目前来看,德国的难度越来越大,法国总统奥朗德上台后,处处跟德国总理默克尔作对。而法德联盟是欧洲合作的核心和基础,如果法德联盟变脆弱了,这个联盟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德国最后发现,无论自己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它一定会首先离开。
芬兰的状况最好,是欧元区唯一一个被国际评级机构给予3A级的国家。所以,无论救哪个国家芬兰都不满意。
所以说,欧洲分裂的几率非常高,可以说唯一的结果就是分裂,但是欧元可能还会存在下去。短期内,欧元不会马上崩溃,毕竟还有很多国家支持它,但是未来的欧元与现在的欧元肯定不一样。
中国应实行藏汇于民的政策
《经济参考报》:看得出来,您对欧元的前景非常悲观。我们知道,中国在外汇储备配置中欧元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按照您的逻辑,一旦欧元真的崩溃将给我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那么,该如何尽量减少我国的外汇损失?
时寒冰:在外汇储备配置中,中国应该减少欧元资产的配置,同时及时将到期的欧洲主权债券变现。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改变轻实物储备而重货币储备的缺陷,加强对稀有资源的储备,同时实现藏汇于民的政策。中国应该汲取历史教训,学会把钱转变成财富,把财富转变成力量。
由于欧洲债务危机不断恶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低,这为中国把钱转化成财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中国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趁着欧债危机压出来的低价,大规模采购中国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即使当下用不着,储备起来也比持有任何一种纸币强!因为,这种资源储备本身就是财富。
中国也可以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去购买发展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等。欧债危机中,一些优秀的制造企业或者具有专有领先技术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陷于困境之中,为中国廉价收购提供了良机。如果运用得好,中国将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经济参考报》:近几个月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数据令人担忧,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经济的疲软是最重要的原因。您认为,在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作出调整?
时寒冰:在当前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切实给企业减税,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强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认识到,企业是构成一国经济的最重要的元素,保住了企业,就保住了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动力。
中国的企业必须认识到,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出口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不早日觉醒和改变,加大技术投入,提升科技水平,庞大的出口产业将走入死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