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默克尔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这是她今年第二次访华。默克尔此行的重点在于加强德国和中国的经济、政治关系。默克尔的代表团中包括八名内阁成员或者副部长,以及20多名公司高管。这足以说明柏林和北京彼此多么重视对方,特别是在欧元危机期间。
虽然经济危机拖垮了大部分欧洲经济体,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却是一个例外,原因是中国对豪车、化学药品、机械以及可再生技术等德国高品质产品需求量大。去年,双边贸易达到1690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19%。
但不断扩展的关系也可能会有负面影响。
独立研究组织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on Foreign Relations)的汉斯昆德纳尼(Hans Kundnani)和乔纳斯帕雷洛-普莱斯纳(Jonas Parello-Plesner)在一份有关中德关系的新报告中写道,“因为欧洲的需求一直低迷,德国公司的发展更加依靠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了。”
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在放缓。据德国经济部透露,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会达到8%,而2011年涨幅为9.2%。德国经济能感受到压力。
这种依赖关系还会产生另外一种长期影响。
德国公司在中国生产汽车以及被中国领导层看作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品。中国现在也大举投资这些领域。分析人士称,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非常大。弗朗索瓦戈德芒(Franois Godement)说,“中国公司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在上升,中国将会越来越多的与德国竞争。”他是巴黎政治大学(Institutd’étudesPolitiquesinParis,也称Sciences Po)政治学教授以及该大学亚洲中心策略总监。
早在欧元危机之前,默克尔所属的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的外交政策专家就曾发出过警告,说德国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中国,而忽视了其他亚洲国家。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副教授塞巴斯蒂安贝尔西克(Sebastian Bersick)说:“如果德国把中德双边关系发展到了疏远其他欧盟成员国的程度,将十分不明智。”
他还说,德国应该在亚洲展开多面邦交,“以平衡其过于以中国为中心的策略”。
最近,为了提振德国工业,默克尔访问了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越南。但是,这些访问所带来的影响稍纵即逝,双边贸易量微乎其微。此外,分析人士指出,德国政府并未做出任何努力,针对这片担心中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的区域制定长期性的政治策略。
柏林把中德双边关系放在首位,而轻视与欧盟委员会一起为欧洲在中国的投资建立一个公平投资环境。
欧盟贸易专员卡雷尔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一直在努力说服中国放开公共采购制度、保护知识产权,终止倾销行为和为在欧洲投资的中国投资者提供国家补贴的政策。当然,欧盟成员国应该对他的努力表示支持。欧元危机让德古赫特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为了得到中国的投资和合同,大大小小的成员国都在相互竞争,而对问题置之不顾。
德古赫特说,“在欧现危机的情况下,欧洲各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各行其是。”德国也不例外。默克尔于上周表示,比起依靠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的贸易准则,她更愿意去解决一个关于中国在德国倾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争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