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经济刺激计划取舍的激烈辩论凸显现有政策思维的不足。未来中国经济既要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向线性思维,更要放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刺激计划恐惧症。随着经济进一步探底和失业问题日趋严重,政策刺激稳增长或不可避免。而从经济去杠杆化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当前宏观形势,或为下一阶段经济政策同时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目标找到突破口。
过去,中国高速增长带来的结构失衡问题已使人们形成固有思维模式,即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平衡”永远是此消彼长的问题对立面。但是,经济去杠杆化周期无疑为我们观察当前的中国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视角。重要的是,由于经济部门杠杆率集成于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因此相关数据将比宏观总量方法更加贴近经济现实,问题分析视角更为宽阔,由此得出的政策结论或将更具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基于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分析,经济周期波动就可以理解为经济体系各部门杠杆率的动态调整过程。国际经验显示,经济体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而陷入衰退之后,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去杠杆化过程:即早期衰退阶段、私人部门去杠杆化阶段,以及经济回升和公共部门去杠杆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分别为1-2年、4-6年和10年左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北欧国家曾经历上述去杠杆化周期,而当前美国则正处于去杠杆化周期的第二阶段。
从去杠杆化周期的角度看当前的中国经济,有几大基本态势值得关注:一是企业部门负债率高企,并已启动去杠杆化进程。另外,中央政府杠杆率较低,但公共部门负债率维持在高位。如果考虑地方政府负债,那么中国公共部门的负债率接近45%,已是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去杠杆化周期模型,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去杠杆化周期的第二阶段,经济增速仍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中国私人部门完成去杠杆化仍需要2-3年时间。
在当前经济态势下,既不能面对“硬着陆”风险而无所作为,也不能逢经济刺激计划就全盘否定。从杠杆率变化趋势看,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去杠杆化中期,经济将继续探底,但经济部门杠杆率之间的高低差异则为经济刺激政策提供了空间。未来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找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一方面要顺应经济体系去杠杆化规律,促进经济结构自我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则要挖掘低杠杆率部门增长空间,防止经济增速出现过快下滑。
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首先要辩证分析和对待经济刺激计划。另外,要鼓励消费金融发展,挖掘家庭部门的消费潜力。在利用低杠杆部门的增长空间之外,经济刺激政策还需要做好“一个减法,一个加法”。“减法”是要进一步推进减税政策。“加法”则是要保持合理流动性水平,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率。下一阶段央行要根据市场资金状况,抓住时机合理安排降息、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组合,为经济体系提供充足流动性,并进一步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
|